師大新聞
2023.0420
跨文化英語講座 南韓生分享臺韓歷史觀
為促進文化交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舉辦跨文化英語講座,4月19日邀請南韓學生姜雅利(Aree Kang),用歷史觀點比較臺韓兩國發展與未來挑戰。她認為,臺韓兩國像兩條極為相似的線,在各個時間點有諸多相似之處,得以互相參考、學習對方的優點。
在現代,臺灣飽受一中政策困擾;北韓也抱持著「一韓政策」,發展核武威脅。在發展歷史中,臺灣與南韓都因反共產趨勢於二戰後建國,經歷國民政府遷臺以及南北韓分裂;建國後,國家被獨裁統治者把持,人民權益與自由備受監控。但兩國卻都在獨裁政府帶領下,走向工業化與經濟快速發展的繁榮期。
早期為圍堵共產勢力,臺韓兩國都是美國支持的國家,全力推動製造業出口,創造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後,為擺脫獨裁統治,臺韓兩國各自經歷革命。
五一八光州民主運動是南韓邁向民主的重要事件,姜雅利語帶悲傷的說,當時許多民主鬥士被政府冠上「支持北韓政府及共產主義」的罪名被補,「我對於這件事感到很難過且憤怒。」。
現今南韓三星及臺灣台積電都是全球重要半導體公司。在社會高度發展下,姜雅利也闡述臺韓共同面臨的危機,除了各自遭受中國及北韓軍事威脅,經濟及社會已發展成熟的兩國,產生出口停滯及低生育率的議題,也出現是否加速開放移民等跨文化問題。
臺下聽眾提問,南韓對於移民的態度,姜雅利回答,韓國的確沒有很多外國人,也不太接受難民,外國人要融入南韓社會的確有些困難,南韓國人也常認為移民「只想來南韓賺快錢」,但現今民眾的心態也在逐漸開放,南韓政府也積極歡迎移民的加入。
被問到臺韓兩國發展的益處,姜雅利認為臺韓兩國有相似的歷史,遭遇類似的困境,持續抱持積極的心態,並互相學習對方解決議題的方法,對雙方發展都有益處,期望能夠一起尋找答案。(撰文:校園記者人發112黃沛晴∕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