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心輔系陳學志教授勾勒創造力的完整圖像 二度榮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陳學志教授,以多元研究典範及宏觀視野,勾勒出創造力的完整圖像,並在理論建構、工具發展、課程發展以及多元文化教育,均有獨特貢獻,榮獲國科會111年度傑出研究獎,也是第二度受肯定獲殊榮,4月27日從國科會吳政忠主委手中領取獎項。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為獎勵科學研究人才,依近5年內研究績效評選「傑出研究獎」,這項榮譽和實際獎助,對於平日埋首研究工作的學者,以及倡導產學合作的師大,都是高度肯定。
陳學志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任教於臺師大心輔系,長期研究「認知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認知與情緒、漢字學習理論、創造力教學與評量」等領域,多次榮獲學術卓越教師獎勵,目前獲聘研究講座教授。
陳教授擔任進修推廣學院院長、心輔系主任、教育學院院長期間,經常一開口就帶有詼諧機智,妙語如珠,與同仁相處融洽,被同仁稱為「幽默大師」。他說,研究「幽默」超過30多年,期許自己和朋友,「如果您尚未決定用快樂幽默的心面對這一天,千萬別起床!」。陳教授曾於103年因對幽默系統的研究成果首度獲得國科會人文司心理學門的傑出研究獎。
今年陳教授則是因為創造力教育的研究成果獲得國科會人文司科學教育學門傑出研究獎。陳學志教授表示,創造力是人類在AI世代少數無法被取代的能力,也是面對極速易變時代學生必需具備的素養。他近年來的系列研究,從大數據、測驗編製、認知神經科學、教學設計與評估、特殊需求分析以及多元文化比較等,以多元研究典範以及宏觀視野來探討創造力,並勾勒出創造力完整圖像。
他說,在創造力的篩選評量方面,他的研究團隊首創以大數據語料建立最大規模的中文聯想資料庫,並發展獨步全球的多層次多階段中文遠距聯想測驗,有助於有效篩選出適應極速易變世代的未來人才。其次,在創造力的診斷方面,則使用前瞻的認知神經技術,剖析創造思考的關鍵歷程,例如以眼動儀發現遠距聯想中的擴散思考及表徵轉換歷程,並以功能性腦磁造影,剖析出與遠距聯想相關的大腦網絡結構,以及進行表徵轉換的大腦區域,俾能未來及早診斷出進行遠距聯想,或表徵轉換具有優勢或困難的學童,及早進行資優或補救教學。
在創造力的發掘方面,他提出「多元文化促進創意的互動模式」,並發掘了新住民學童以及注意力缺失過動學童的潛在優勢能力,讓師生對該群組有更正向的認知,並提升學習自我效能成效。在創造力的培育方面,提出創新的「創造力適配教學模式」,主張提升創造力的教學,應該要依據學科及群組的屬性,調配不同的策略與技法,並發展針對科學、語文、社會、輔導等領域發展的創造力課程,適配地融入每個學科領域中,以培育極速易變的AI時代的重要人才。
陳學志教授分享,今年很幸運能夠第二次獲獎,心中充滿深深感激。感謝學校長官、學術前輩的無私提攜與指導,讓他得以追隨卓越的典範緩步向前,也感謝學校同事與研究團隊的協助合作,提供溫暖支持的研究環境孕育出創新有趣的研究成果。得獎代表的是,未來更大的責任與使命,願此份榮耀能鞭策砥礪自己,善盡教育研究工作者應有職責,持續深耕教育前瞻議題,關懷並圓滿每個生命。(資料來源:研究發展處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