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3.0411

教育大數據微學程 共學社群助學生跨領域

臺師大教育大數據微學程首開三門基礎課,至今已上課半學期,為學生提供一個跨領域、綜合性的學習平台,除了邀請許多優秀業師協同授課外,還組織了所有課程助教成立共學社群,協助同學們解決在課堂上尚未理解的實作任務,給予初學者充分的安全感。

此微學程計畫由電機系林政宏教授、科技系蔡芸琤教授、公領系鍾明倫教授共同規劃與執行,111學年度第2學期所開設的課程,包括了大數據程式設計、學習分析工具實務應用、資料科學在教育上的應用等三門基礎課程。

其中,大數據程式設計課程,讓學生們學習如何應用 Python 進行大數據分析程式開發。學習分析工具實務應用課程,教導學生們,如何使用 Python 與 Azure 進行數據分析與雲端服務串接技巧,實現將教育數據分析應用於生活中,例如學習者建模、教學評估和學習路徑分析等。資料科學在教育上的應用課程,則探討了如何利用 Python 解決教育領域中的問題,包括了機器學習、預測模型和文本分析等。

除了一般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之外,學程團隊組織了所有課程助教成立共學社群,並於國際會議中心四樓會議室安排共學空間,協助同學們解決在課堂上尚未理解的實作任務,給予初學者充分的安全感,讓同學們能透過共學社群,在課後有完整的輔導機制與後援團隊,可陪伴初學者走過這段摸索期。

鍾明倫教授表示,學生透過六週基礎資料科學語法的學習,超過八成的學生已有能力可以透過次級資料,進行資料預處理、簡易統計分析與資料視覺化。學生透過課堂練習、助教指導,以及課後作業,也不斷增加其資料科學的精熟能力。學生回饋說,未來將可以直接運用資料科學方法,解決學科問題,並且對於就業也有相當大幫助。

科技系蔡芸琤教授表示,臺師大教育大數據微學程中,共學社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支援系統,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並且在課後也有足夠的輔導和支援。透過共學社群,學生們可以與助教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和交流,獲得更友善的學習體驗,協助學生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課程內容,共學社群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平台,讓學生們可以與助教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和交流,建立起互相扶持的學習氛圍。

劉美慧教務長表示,教育大數據和數據科學已成為當今社會中非常重要的學科領域,教育大數據微學程是一門跨學科的課程,主要結合了數據科學和教育學,探索如何使用大數據來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表現,臺師大教育大數據微學程的開設,可以為跨領域的學生提供一個綜合性、跨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平台,幫助學生在數據科學和教育學領域中,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實踐。

本計畫主持人電機系林政宏教授表示,本學程的目的希望帶領跨學科的同學,從0到1理解數據科學在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規劃從基本的程式語法開始,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的技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這些程式、工具和技術,來提高自己的數據分析和數據可視化能力,培養跨學科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也邀請許多優秀的業師協同授課,之後也會舉辦大數據黑客松競賽,優秀同學也有機會到大數據企業實習。

如果您對臺師大教育大數據微學程感到興趣,請關注本學程Facebook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7798653064 ) ,了解更多相關訊息。(資料來源:教務處、教育大數據微學程 / 編輯:胡世澤/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