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3.0323

歐洲高等教育論壇登場 推廣區域平衡 共創雙贏局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3月21日舉辦高等教育國際化論壇,第二場論壇主題「歐洲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國際學術交流」,由臺灣科技大學國際事務處葉穎蓉國際長擔任論壇主持人,並邀請三位不同國家講者,分享他們在教育領域上的見解。

法國勃艮第大學Gregory Wegmann國際長,針對歐洲高教體系的國際化,與歐洲高教研究發展方向發表看法。臺灣英國文化協會Ralph Rogers處長分享,英國脫離歐盟、進入後疫情時代,面臨哪些高教國際化的挑戰,也肯定臺師大塑造英文人才的積極作為。

壓軸登場的是德國學術交流中心Josef Goldberger主任,介紹人才循環(brain circulation)的概念,他提倡各國應該要把國際化的「長期利益」考慮周全,才能讓整體利益提升。

Gregory Wegmann國際長表示,教育政策改革如何與政策合作是一大重點,像是地平線2020計畫(Horizon 2020),讓博士生、博後生享受不同歐洲國家最頂尖的實驗室和設備,也讓過去較無交流機會的東歐國家,有資源經費投入研究行列。

Ralph Rogers處長說,英國高等教育能享有領導地位,就是重視國際交流的成果。打造全球化教學環境來吸引國際人才,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近期進行的「圖靈計畫」就有203位英國學生來臺留學,在167所合作大學中,臺灣受歡迎程度為第27名,顯示臺灣國際交流成果。

臺灣教育部推動雙語學習教育,讓學生們利用英文與世界連結,提倡臺英產官學界合作,參與計畫的臺灣成員包含臺大、臺師大、中山大學和成功大學,期許未來有更多成員加入,建立更緊密關係,藉此解決疫情、高齡化和氣候變遷等急迫的問題。

臺灣英國文化協會Ralph Rogers處長特別提及,臺英合作在學術論文引用方面有很大進展,2016至2021年共有八千份共同著作的論文。在確保學術自由的同時,一起研究創新策略,藉此產生動力向前邁進,相信未來臺灣一定會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

德國學術交流中心Josef Goldberger主任提到,世界上可根據經濟發展程度及政策現況,分為「已開發國家」、「半周邊國家」與「周邊國家」,其中周邊國家有人才外流的問題,很難改變現狀,但這是一個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他補充說,臺灣在1960-1970年代有很多人出國留學,回國後促進國內經濟成長,因此國際化是促使臺灣成功的原因。以臺灣人口總數和國土面積大小來看,臺灣的國際化程度真的很高,簽訂了相當多的合作協議,但雙邊交流卻有失衡現象。

Josef Goldberger主任舉例,臺灣有8成學生前往德國攻讀學位,而德國只有不到百分之20的人士來臺攻讀學位,大部分以短期交換為主,這不是最理想的狀況。他倡議在追求國際化的同時,也要平衡區域、國際的互動,彼此互相流通,才會達到最大效益。(撰文:校園記者東亞114莊馨予 / 編輯:張 適 / 核稿: 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