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3.0321

全人書院名人開講 臺大教授開箱「月經」通識課

臺師大全人書院於3月20日邀請臺灣大學黃韻如教授,分享她在臺大開設的「月經」通識課程。過程中黃韻如教授使用Slido進行匿名問答,與臺下觀眾分享月經議題的看法。

黃教授分享,她在家中不慎讓羊毛毯沾到經血的故事,年幼的兒子看到血跡,擔心地詢問母親會不會痛,而黃教授則耐心說明,經血是人體構造所產生的正常現象,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兒子了解女性生理狀態。

「就像血漬要趁新鮮才容易清掉,月經教育的概念也應該從小做起。」黃教授由清除汙漬的方式打比方,循序漸進地探討,如何消除大眾對月經的污名標籤與歧視,她強調,透過學校教育的力量,讓兒童對月經有更多瞭解,也希望讓女孩們不再認為來月經、拿衛生棉,是需要遮遮掩掩的羞恥之事。

黃韻如教授的通識課在臺大相當熱門,一堂課約有百餘人爭搶缺額。黃教授說明修習課程的學生數據,男女比例呈現4:6,男性學生人數比預期中高出許多。

「我在課堂中發現,有許多男性想表示關心或瞭解,卻不知該從何下手。」黃教授表示,網路上的資訊可能較為片面,或富含刻板印象,她鼓勵同學可以嘗試由關心親朋好友,瞭解月經對女性的影響。

關於「月經貧窮」的問題,黃教授在講座最後,與大家分享林念慈的故事。在許多開發中國家,衛生棉是非常奢侈的用品,因此女性來月事時必須住在小土屋裡,卻導致他們在經期間,衛生健康暴露在危險之中。

而林念慈遠赴尼泊爾,指導當地女性製作「布衛生棉」,不僅提供當地女性工作機會,更讓衛生安全得到保障。此舉也讓她入選2017年BBC全球百大女性。

誠如黃教授所說:「從關心做起,我們都能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從關心的角度出發,不只能夠瞭解更多事物,也能以同理心去看待這個世界。(撰稿:社教115龍俞孜/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