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2.1026

看見「原」源不絕的活力 第三屆臺師大LIMA原住民族學生運動會登場

儘管戶外飄著雨,運動場上每一位學生臉上的汗水與熱情絲毫不減,原於五月舉辦的臺師大LIMA盃原住民學生運動會,10月23日在公館校區體育館、田徑場舉行,共近200位來自體育大學、東南科技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及臺師大學生、校友參加,而LIMA一字更讓本場活動更具特殊意義。

「LIMA」一詞在臺灣原住民族群語言中,有代表「數字5」的意思,不只在臺灣,在整個南島語族詞彙中,皆有此含義。臺師大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黃志祥表示,LIMA同時也象徵伸出手掌的五隻手指,意思是與他人友好、展開雙手去擁抱對方,希望透過這種語言文化間的共通性,藉由活動,來加強各族群間的認識,促進融合相處。

黃志祥主任接著表示,LIMA原住民族學生運動會其實已舉辦了五屆,三年前才改名LIMA盃,今年共規劃,排球、足球、拔河、負重接力、趣味競賽五種項目,都非常歡迎由北區各大專院校學生自由組隊報名,也藉此互相聯繫交流。

臺師大因為公費、體保生制度,擁有較高比例的原住民族學生,原資中心透過舉辦這個活動,除了藉由學校豐富資源,讓北區其他學校的學生能一同參與交流外,也利用本次運動會,讓競技系與體育系學生擔任工作人員與裁判,運用所學、累積實務經驗。

運動與競技學系吳芷瑩同學表示,籌備過程中,很擔心沒人報名,加上中間因為疫情停辦,導致原本的總負責人都已經畢業了。後續承接活動負責人的她,自己卻是第一次參加LIMA原民運動會,原來這些同學平常都有各自的培訓與練習,今日的活動對他們來說,算是難得的團聚。

從第一屆就參加至今的體育大學陳凱銘老師,今年帶著35位學生來共襄盛舉。他表示,其實這些學生很多都是國手,大多時候「比賽」都是扛著得獎的壓力和關注,但師大LIMA運動會不一樣,它小而美且溫馨,學生可以自由報名有興趣的項目,能有一個讓他們難得放鬆、自在的運動時刻,是很棒的一件事。

帶領學生籌備近半年的師大原住民族學生專責導師宋婕表示,很感謝這些同學幫忙,因為疫情讓活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有些學生昨天甚至還在宜蘭比賽,今天依然出現在會場上,還有辛苦的工作人員,要在比賽、課業之餘,得抽空利用深夜和視訊軟體開會,包含從活動的視覺籌劃、宣傳、比賽項目流程等,一手包辦。

其實不只運動會,師大原資中心也經常舉行一系列相關活動,像是已來到第27屆的北區大專學生原住民族族語歌唱大賽,以及原住民族部落參訪、部落微型創業、名人講座等,希望讓更多原住民族學生,體認到自己所擁有豐富文化底蘊,進而認同、發揚光大。(撰文:大傳所楊詠盛 / 編輯:林靜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