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第22屆傑出校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 吳連賞
困境錘煉剛毅鬥志 奉獻教育唯報伯樂師恩
吳連賞是地理學、經濟地理、加工區產業和都市發展研究的專家。他富有紮實的學術訓練和知識,並以多年教育、學術與行政經驗為基礎,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建了地理學系,進而拓展至高雄和臺灣的研究、以及都市產業的規劃和發展。他不但累積豐厚的學術和產學研究成果,更為高雄和臺灣的教育、文化和未來持續貢獻。
吳連賞秉持在故鄉金門磨練的剛毅鬥志,力行地理學領域所學習到的樸實嚴謹精神,帶領高師大教學團隊和行政同仁在教學研究及產學服務勇往直前,更為學校及教學研究計畫爭取大筆經費。吳連賞在2014 年榮獲教育部師鐸獎,他始終感念賞識提攜自己的多位師長,也堅信師長前輩的教育理念能夠成為後學的典範。滿園桃李是他的願景,勤勞深耕是他的路徑,永遠銘記知遇之恩,愛、智慧、感恩和惜福是他念茲在茲的信念。
堅韌不屈跨越艱苦 人傑勤厚益彰地靈
以地理學通貫志業的吳連賞,自小就對周遭環境有一種特殊的經歷和體會。吳連賞是在小金門渡過艱困的童年歲月,家庭生活更是食指浩繁。母親茂德持家卻不幸早逝,家庭成員就要更加努力照顧年幼弟妹。父親遠赴大金門謀生,大哥更犧牲學業養活家庭。家人互相幫忙、刻苦謀生的時光,讓吳連賞一家和睦融洽,父母和大哥的付出更成為他的典範。
吳連賞一家既要面臨艱苦生計,更要感受戰爭一觸即發的恐懼。金門其時面臨動盪不安的環境,戰爭氣氛彌漫小島。肅殺和不安的宵禁與防空洞生活,無疑讓吳連賞的童年生活更為艱鉅。「逆來順受,環境有何懼怕!」吳連賞常提到金門培養出當地人頑強堅毅的個性,這片土地更磨練出吳連賞永不屈服的鋼鐵意志。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故里風水實在庇蔭了後代子孫」。吳連賞以四象神獸展示老家與周邊環境風水,也如數家珍地訴說吳家一門三傑的博士成就。雖然他樂道老家地理風水的巧合,然而他勤勉努力堅韌不屈的一生,正是彰顯故里金門人傑地靈的要素。
點滴耕耘跬步千里 辛勤苦作盡報知遇
當年金門學子報考大學,得要遠赴高雄應試,吳連賞十分感激當時東方工專校長許國雄,許校長為了讓金門子弟無後顧之憂赴試,協助解決學子的食宿問題。吳連賞回想起來,前往高雄,參加當時高雄師範學院主辦的大學聯考,正是種下了影響一生的機緣。高雄是吳連賞的人生里程碑,高雄師範學院後來升格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此處是他日後志業紮根的基地,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則是其學問、良師、典範的土壤。
「臺師大是我的智慧寶庫,也是我受惠眾多師長的地方」。吳連賞強調,嚴謹樸實的態度是從師大地理系學習到的精神,這更反映在三位老師身上:石再添、嚴勝雄、蔡文彩。吳連賞跟隨過石再添老師的全省海岸地形考察隊,「為學不萌老態,為人永具童心」是石老師對吳連賞的人生啟發;嚴勝雄老師則是吳連賞的指導教授,孜孜不倦、諄諄教誨、永不鬆懈的精神是吳連賞的典範;蔡文彩老師更是治學行事認真樸實,彰顯地理學者的風範。吳連賞憑藉師大地理系的薰陶和訓練,煉製出榮獲林本源學術文化獎的碩士論文,也是日後學術、教學和高雄都市與產業發展規劃發展的重要基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張文雄校長就是我的高人」。因為碩士論文的成就,吳連賞受到當時高雄工專校長、臺灣技職教父張文雄賞識,遴聘他任該校講師。後來他同時擔任講師和攻讀中國文化大學博士班的時候,也是張文雄校長推薦他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任教,才得以兼顧教學和研究。務實點滴耕耘多年,累積厚實教學和行政經驗,張校長向時任高師大校長的黃正鵠及戴嘉南教授引薦吳連賞。因此,他應徵擔任高師大教授,並著手籌備地理系創系工作,成為首屆地理系主任。他感念長官的一路提攜,以及多位老師的諄諄教誨,日後他將勤勞盡心回報知遇之恩。
學問紮根奉獻杏壇 積土成山開拓天地
在高師大地理系奠定地理學術體系基礎,是吳連賞擔任創系主任的首要計畫。吳連賞擔任地理系主任期間,結合地理學專業知識,爭取經費購置自然地理設備及地理資訊系統配備。能夠順利爭取經費,他感激時任教育部顧問室顧問,也是曾經共同在臺北工專擔任教授的孟繼洛。後來他更請教臺師大、臺大和中國文化大學的地理系老師,在高師大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班一貫的學術體系。他期望能夠延伸臺師大和地理學的力量,紮根南臺灣開拓空間研究的新天地。
「我對高雄有一種氣急敗壞的關心,這種地方感讓我長期全力以赴深耕高雄」。吳連賞應用其高雄和臺灣工業發展的研究,主持科技部、教育部、行政院研考會、高雄縣市政府、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港務局等單位數十項專案研究計畫。他也陸續發表以高雄為中心的城市、產業、港口與加工出口區相關的研究論文,榮獲十次以上科技部專題研究獎勵,並多次獲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他更擔任多項高雄縣市都會區域與產業規劃重要專案及大高雄縣市合併規畫案負責人,也參與高雄產業研究發展與文化教育等高雄發展項目之計畫案。吳連賞亦把高師大地理教學碩士班,轉型為城鄉發展與環境研究碩士在職專班。高師大地理系已構築成一個結合高雄與臺灣的地理教學、城鄉與環境研究的學術體系和產學研究重要基地。
「不管教學、研究、產學或推廣服務工作,我的基本哲學就是與人為善、盡心盡力,希望面面俱到、全力以赴」。吳連賞不僅肩負教學、指導眾多碩士與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指導100 多位碩士畢業生及30 多位博士畢業生,也積極投入產業研究和大學行政等工作;此外,他更投身地理教科書審查委員和課綱召集人,伴隨臺灣推展本土化教育,吳連賞在高師大籌備成立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並擔任國立編譯館國中地理科教科書的主編工作及高中地理99 課綱召集人,更擔任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深耕社會領域召集人。他相信,教學、研究、推廣服務都是大學校院重要的社會責任,也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任務。
「作為師範大學的老師,我們更有一份深層社會責任」。知識、品格是吳連賞看待老師和學生的兩大樞紐。特別是疫情衝擊,他期許老師更要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作充分準備,以面對時勢變遷。「世界是多麼美好,作為地理老師怎麼可以讓學生感到無聊?」他對「師範」有所期望,但他不會讓教學團隊同仁孤軍作戰。在近年嚴峻的大學高教競爭環境下,他從未停下腳步,從撰寫計畫申請經費、與同仁一起改善教學成效,到教育、學術行政,他都以身作則,帶領同仁勇往直前。熱情、服務、堅毅是他一貫的精神。
吳連賞津津樂道各種沉重艱辛的工作,突顯他堅韌不屈的鋼鐵體魄和意志。夫人鄭素琴,更是他能夠相互傾訴勉勵、陪伴他渡過各種難關的伴侶。吳連賞曾一度因為競選高師大校長落選而挫折,鄭老師的支持是讓他克服挫折的心靈支柱。如今他已連任一次校長,他一直念茲在茲「一樹蓓蕾,莫道是他人子弟,滿園桃李,都看若自己兒孫」、「學校當中沒有失敗者,Success for All,堅持帶好每一個學生」。這是啟迪自臺灣終身教育之父林清江部長的綱領:「一切為學生,一切為同仁,一切為教育」,可謂鐸音繼志。
快樂每從辛苦得 便宜多自吃虧來
回顧學思歷程和仕途,吳連賞總是在每一個階段樸實耕耘,也在每一步足跡悟道自勉。他回憶黃山考察時看到的胡氏宗祠對聯:「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並解釋「辛」下三劃、「虧」末紅點的畫龍點晴奧妙之處,正是苦盡甘來的道理。「但將世界花花看,莫將心田草草耕」。吳連賞始終以地理學和人生旅途的體悟,沉穩走過每一段路,也把這段人生哲學勉勵臺師大學弟妹。
桃李春風四十載 繼往開新振鐸聲
「高人指路,不如自我覺悟」。吳連賞以萬卷書走萬里路,萬里路上廣結善緣,務求今日我為人人,明日一定有機會人人為我,得道者多助,天公一定會疼惜憨人,重要的是仍得決心走出一念抉擇。榮獲師鐸獎時,他遠赴莎士比亞故鄉史特拉福(Stratford)訪問。他感嘆莎翁名言“To be, or not to be”(逃避或不逃避,為或不為),即自我覺悟的一念之際,更是他對志業抉擇的肯定。堅毅不屈、樸實勤苦所錘煉的儼然自在身影,吳連賞仍然笑著感激母校師長的諄諄教誨和樹立典範:「自我覺悟,不如臺師大指路!」(撰稿:曹律麟/編輯:曾秉芳/核稿:胡世澤)
本文出處:本校校友中心網站
第二十二屆傑出校友—地理學系69級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 吳連賞/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