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天文中心科普講座 黑洞與重力系列11/28將登場
隨著重力波與黑洞剪影的成功觀測,為重力理論以及強重力場附近的物理開啟了令人振奮的一大步。重力的本質黑洞是否存在?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科學家們長久的努力下看見了輪廓!
繼今年春季受到大眾熱烈迴響的系列講座主題一系外行星,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天文與重力中心在今年秋季的科普講座主題一黑洞與重力,將邀請到參與天文黑洞與重力波相關國際計畫的臺灣團隊核心成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闡述黑洞與重力的前沿發展,一起聆聽這浩瀚宇宙的精采故事!
今年秋季場的科普講座共安排三場演講,將在11月,12月,以及1月與大眾分享黑洞影像以及重力波的國際計畫,包含格陵蘭望遠鏡(Greenland Telescope, GLT)計畫,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計畫,以及神岡重力波探測器(Kamioka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 KAGRA)計畫。
第一場演講「黑洞捕手: 黑洞剪影與格陵蘭望遠鏡」安排於11月28日,由中研院天文所的陳明堂研究員與大眾分享臺灣在電波天文學領域發展特長基線干測量儀(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VLBI)的歷程,以及參與黑洞剪影觀測計畫(GLT與EHT)的長期努力。
緊接著在隔週的12月5日的第二場演講「黑洞周圍的新鮮事: 旋轉時空,吸積流,噴流,與黑洞剪影」,臺師大物理系卜宏毅助理教授將為大眾介紹黑洞剪影觀測的相關天文物理,分享參與GLT與EHT理論工作日常的酸甜苦辣。
1月9日的第三場演講「宇宙的漣漪:從重力波談素養」,將邀請清華大學天文所江國興教授,用科學與人文的眼光與大眾分享重力波物理與KAGRA計畫的參與,精彩可期!
以上科普系列講座可由臺師大天文重力中心網站線上報名。因應疫情的不確定性,本季前兩場科普講座將以線上方式進行(第三場演講方式待定)。報名演講的高中職教師將可獲得進修時數,歡迎老師及同學們踴躍參加。(資料來源:天文與重力中心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報名連結:https://www.cag.ntnu.edu.tw/index.php/epo_talk_la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