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流行音樂結合數位區塊鏈 保護創作者智財權
金融界常聽到的區塊鏈技術應用,未來也將往音樂領域逐漸拓展,更能保護創作者的智慧財產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與區塊鏈科技新創公司Maxonrow,9月3日共同舉辦兩天的「PMIDP‐2021流行音樂跨域發展計畫」研討會,聚焦音樂產業、區塊鏈技術、數位科技、新媒體傳播四大面向,安排九場專題論壇,探討如何以區塊鏈與新媒體替流行音樂產業加值。
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和莆表示,著作權的使用跟紛論層出不窮,透過所謂的區塊鏈技術,可達到公開帳本,讓著作權在創作過程紀錄下來,之後也能夠在後端發行上,與數位串流平臺做結合。「如果沒有一個健全法令機制,或專業團隊或公司來幫微型創作者做管理,他們往往是弱勢者,而區塊鏈就能幫助這些創作者得到更多保障。」
Maxonrow數位行銷總監陳卿豪指出,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增加,強調實名監管的區塊鏈技術漸受到政府、大專院校的青睞,且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竄改性」、以及「加密安全性」,都能加速數位發行速度、更簡易地確認創作者與版權所有人,解決過往仲介方衍生的合約信任問題。
啟雲科技創辦人丘立全談到數位科技應用與共創,特別提到體驗經濟帶動相關科技發展趨勢,如3D技術、AR濾鏡的精進為求更加真實的虛擬效果;還有透過口碑行銷,使用者角色發生變化,任何人都能成為內容共創的一員,可在線上建立一個理想虛擬角色代表自己。丘立全認為,未來民眾可能更加依賴虛擬世界,以填補真實世界所無法提供的滿足感。
兩日的研討會專題報告講者,還包括清大區塊鏈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創立人范建得、ITM共同創辦人黃冠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呂聖斐、臺灣流行音樂產業技術發展協會理理事長蔡科俊、知名音樂製作人游政豪等,陸續談論新媒體傳播經營、影音智慧權管理與趨勢、流行音樂創作實踐、當代流行音樂產業新挑戰、音樂區塊鏈產業應用。(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3林昕潔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