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1.0504

公館校區半世紀 理學院培育跨域人才

多數民眾對臺師大校園的印象,是和平東路上有著古蹟建物的校本部,但除了人文薈萃的校本部外,捷運公館站附近還有「公館校區」,是「理學院」師生的教學場域,距離臺大、臺科大更近,方便學生跨校選課,並設有國際會議廳、圖書館、實驗室、天文臺等完善設施,科學教育研究更名列世界前茅。

理學院創立60餘年 近半世紀前遷至公館校區

臺師大前身「臺北高等學校」創校於1922年,致力於培育人才,創造人文薈萃的辦學成就。師大現有校址上,臺北高校諸多校舍建築空間仍保存至今,政府1946年成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負責培育中學師資人才,當年全校設有12學系,其中包含數學系、理化系及博物系。

1955年改制「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後,分設教育、文、理三個學院,理學院以原有的數學、理化、博物三個學系而成立,但全校規模成長為16系所,場地也不夠新系所使用。

隨著校務發展需求,前校長孫亢曾於1960年代中葉,向政府成功爭取臺灣省農林廳蠶業改良場搬遷後的近10公頃閒置用地,希望可以擴建成公館校區,於是1967年正式撥給本校,並通過校務會議決議,將理學院遷往公館校區。

不過。受到改良場遷建過程延宕影響,直到1971年前校長張宗良到任,積極推動土地移交事宜和土地整建,最終在1973年完成土地整理,歷經兩年多建設,相繼完成教學大樓與成立圖書館分館,並依先前規劃而遷移理學院。

理學院科學教育 名列世界前茅

以「探索科學新知,培育跨域前瞻人才;追求科學真理,增進人類永續發展」為使命

理學院成立至今已逾60年,設有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地球科學系、資訊工程學系5個系及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及海洋環境研究所。生命科學院包含生命科學系、營養科學學士暨碩士學位學程、生技醫藥產業碩士學位學程及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博士學位學程,師生超過3千人。昔日任務在培育高國中自然學科教師,自1994年「師資培育法」實施後,臺灣師資培育採多元化政策,學校因應時代潮流,積極轉型發展為綜合大學。除原有之師資培育任務之外,各系所調整課程及研究領域,教師積極參與研究計畫執行,培養學有專長理工人才,服務相關產業,在紮實、多元的研究基礎下,經過20幾年努力,理學院不僅在基礎科學上有豐碩優異的表現,在許多研究領域獨占鰲頭,曾孕育出五位中研院院士。

在科學教育研究上,臺灣師大理學院之排名更高居世界第一,獨步全臺的科學教育中心也設置於此,其致力從事中學科學課程、科學教與學等方面的研究與推廣服務,同時也是全國人力最充足、設備最完善的頂尖科學教育機構。

由於師培任務的歷史淵源,理學院在科學教育推廣上不遺餘力,多年來,理學院承辦國教署「落實偏鄉科學教育及加強科學基礎實驗操作課程」計畫,努力弭補因學習資源的缺乏,造成學習嚴重落後的現象,也嚴重影響偏遠地區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自信。該計畫執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多年的經驗累積,也嘗試將英語導入自然科學學習過程,這個嘗試也得到參與教師及學子的肯定。

理學院近年更致力於跨領域研究,並在應用科技上加強與業界合作,而院內教師每年均取得多項專利,所開發商品廣泛應用於醫、藥、化妝品、食品加工業、農業、環保、資訊、教育產業及日常生活中。理學院貴重儀器設備齊全,近幾年來,在科技部及學校支持下,陸續採購更新儀器,包括:液態超導核磁共振儀、Kappa CCD X-射線單晶繞射儀、高解析磁場式質譜儀、Bruker D8 X-光粉末繞射儀、分子影像核心實驗室、高解析液相層析電噴灑游離質譜儀、電子順磁共振光譜儀、波長散射X射線螢光光譜儀、瞬間吸收光譜儀、磁光科爾顯微儀、高通量顯微影像擷取暨分析系統。

臺師大從上學年開始延攬多位玉山青年學者,成為理學院生力軍,更於今年1月份,發展跨系研究領域,結合地球科學、物理、數學人才,成立「天文與重力中心」,成為全臺大學唯一,研究近年備受關注的黑洞及相關天文領域議題,讓臺灣在國際學術交流上不缺席。

性別友善宿舍、最新的學八舍都在這

公館校區內,包含理學院各系所、學七舍、全人書院等,將於明年啟用的學八舍也落腳於此。公館校區校門口即有公車「師大分部」站,也設有排班校車,方便學生往返,且鄰近臺大、臺科大及公館商圈,至公館商圈走路僅需10分鐘即可抵達,跨校選課或生活機能相當便利。

全臺首例「性別友善宿舍」便位於公館校區學七舍2樓,該宿舍秉持尊重多元性別的精神,開先例打造生理男女「同層不同房」的不分區策略,每間寢室都設有獨立衛浴空間,住的房間雖仍是相同生理性別,但未刻意區隔,而是採梅花座交錯配置,此舉期待在性別意識抬頭的當代,讓住宿環境更友善。

此外,公館校區也設有圖書分館、體育館、大禮堂(中正堂)、人工濕地、操場及各球類運動場。而全人書院為達成共食、共寢、共學的目標,也座落於公館校區,藉由共同生活模式促進跨域激盪交流,並透過分組訂定自主學習計畫,鼓勵學生自我探索並自律學習。

素有「水岸第一排」之稱的學八舍,即將於明年中旬落成啟用,該宿舍高達18層樓,預計提供3千個床位,房型從雙人套房到四人雅房都有,它同時也是具有銀級綠建築、銅級智慧建築的宿舍。學八舍1樓預計規劃大型餐廳、K書中心、無性別友善廁所、運動中心、宿管服務中心等,各層樓則都會有提供簡易烹煮設備的交誼廳、小型閱覽室等公共設施。

由於公館校區具有充足的運動場地及設備,因此也是各校隊及運動競技系學生的重要練習場所。校區有一座高3層樓的體育館,1、2樓為室內多功能運動場,3樓則為剛翻新的綜合球場,使用綜合木質地板,可規劃成3面籃球場或4面排球標準場地使用。室外也有運動場、網球場、籃球場及排球場等。(撰文:社教111饒辰書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