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21.0428

臺師大化夢想為現實 為師生營造IEYI發明展舞臺

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指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承辦,中華創意發展協會與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協辦的2021年第17屆世界青少年發明展臺灣選拔賽,經過各縣市賽與書面初審審核後,4月17日至4月18日在臺北市內湖高工舉行實體作品複審,並選出角逐今年9月世界賽的臺灣代表隊資格。

青少年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因而,本發明展參賽對象為6歲到19歲的青少年,以提昇青少年創新與發明能量。競賽類別包含「災害應變」、「運動育樂」、「農糧技術」、「綠能科技」、「安全健康」、「社會照顧」及「未來科技世界繪圖」七項,每項皆與生活息息相關,使青少年體驗生活需求,從而創作發明,如此培養臺灣未來社會5.0的創新的人才。

計劃主持人、臺師大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表示,2021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首先由大會舉行初審書面審查,共計470隊報名,入選365隊晉級複審,其中含國小組150隊、國中組96隊、高中職組119隊。另各縣市政府亦舉辦轄區的IEYI縣市賽,遴選出223支優秀隊伍,共588作品參加臺灣選拔賽複審(全國賽)。

本著108課綱精神,學生在不斷的探究,培養自主學習的素養,對發明作品持續改善、精進。同學與指導老師們的努力,其成果在本月中旬向大家展示,並與各縣市選手相互切磋!

其中,花蓮縣花崗國中囊括1金1銀2銅1佳作,獲得金牌的作品「腳踏車車頭燈警報器」,由3位國一學生共同研究,在車頭裝置超音波距離模組,可警示行車距離增進安全;太陽能水上垃圾清潔機摘銀,可利用太陽能發電後自動清潔水面垃圾。「腳踏車車頭燈警報器」分別由莊家瑋、李錦明及王晨祐等三位7年級學生完成,以超音波距離感測器模組來製作腳踏車車頭警報器,偵測前方物體,並對車主發出警告聲,提醒行車安全。

而榮獲綠能科技類銀牌的作品為「使用追日系統之水上垃圾清潔機」,分別由吳睿哲、謝承佑及徐牧微等三位8年級學生共同完成,使用太陽系統取得最佳日照角度進行蓄電,以供應馬達抽取海水,從吸水口吸取海水上的垃圾,並攔截垃圾由出水口排出,為綠色能源的應用與海洋環境保護盡心力,成為「海洋垃圾桶」。

基隆市銘傳國中有15位同學參加,獲得2銀1銅1特別獎;其中,「水霧鬧鐘」、「可調節溫度的耳機」均從生活中取得靈感,加以研發獲得銀牌。研發「水霧鬧鐘」獲獎的學生翁聖紘及廖宇祥表示,這項研發靈感是來自於上課昏昏沉沉想睡覺,被老師建議去用冷水洗臉,讓頭腦清醒,於是將「超音波霧化機」與「鬧鐘」作結合的新型發明,希望能幫助每天必須痛苦掙扎的起床族,當使用者起床關閉鬧鐘時,同時啟動「超音波霧化機」製造冷冽的水霧,讓使用者藉由冷冽的水霧刺激,達到快速且完全的清醒。

另一個銀牌作品「可調節溫度的耳機」,研發的匡淇銘是彈古箏的國樂好手,喜愛音樂的她常戴全罩式耳機聽音樂,但全罩式耳機久戴後常會覺得悶熱,於是她便發想是否有什麼方法,讓全罩式耳機變得清涼不悶熱?她曾經嘗試過加掛小風扇及水冷的方式,但效果不佳。最後與老師李健次討論下,修正讓導熱銅線與電熱絲線及致冷晶片,在全罩式耳機內作結合,讓全罩式耳機的使用者,能有冰涼與溫暖的選項。

臺中市烏日區私立明道中學高職部電子科學生陳易廷去年在「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奪下世界賽國中組金牌,今年再以「不插電冷凍食品殺菌解凍板」囊獲台灣區選拔賽銀牌,其創作概念結合環保、防疫、節能的未來趨勢,將繼續征戰各大國際發明展,為國爭光。

明道中學說明,陳易廷從小就立志當發明家,從國小開始就是發明展競賽的常勝軍,去年他在就讀國中三年級時,就以「導盲路跑機器人」獲得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世界賽國中組金牌,也為視障跑者提供創新的行動方案。

當初發明「不插電冷凍食品殺菌解凍板」的動機來自於近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陳易廷看到病毒可以透過冷凍食品傳播自世界各地,希望藉發明簡便地解決人們的生活問題。「不插電冷凍食品殺菌解凍板」是透過冷凍食物再解凍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能源,透過導熱性良好的鋁金屬,引發「製冷晶片」反向發電,啟動紫外線LED燈,達到殺菌的功能。

陳易廷說明,通常「製冷晶片」是用來幫助CPU等電子產品散熱使用,卻很少人反向操作用來「發電」,且整個發明體積小、成本低,未來也容易量產,目前此發明正在申請國際專利中,近期也將繼續挑戰ITEX馬來西亞發明展。(資料來源:工業教育學系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