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臺師大與清大簽合作備忘錄 用區塊鏈替流行音樂產業加值
數位化線上串流音樂平臺已成為主流,尋求有效管理與保護智財權的方案是刻不容緩的議題,臺灣師範大學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區塊鍊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3月10日簽訂合作備忘錄,臺師大音樂學院陳沁紅院長表示,透過結合兩校專業與資源,欲建立值得信任的授權制度,並提供創作者健全的創作環境。
臺師大音樂學院院長陳沁紅與清大科技管理學院院長林哲群於3月10日簽下合作備忘錄,期待透過臺師大亞流中心與清大區塊鏈中心的跨域合作替流行音樂產業提供解方。臺師大亞流中心主任李和莆與清大區塊鏈中心主任范建得也共襄盛舉。
范建得指出,區塊鏈技術提供一個機會創造「取所當取」的公平創作、授權環境。林哲群分享,自己從沒想過科技可以和藝術結合,也希望透過此次合作,有機會「整合」兩學院間的資源,創造更多可能性。
亞流中心主任李和莆表示,內容與創作力是流行音樂產業的核心,智慧財產權的維護與管理向來是藝人和唱片公司的重要課題,加上數位、線上串流平台成為主流,如何有效管理與保護智財權成為首要議題,正待產學共同積極解決。
近年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目前國內已有實名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及透過區塊鏈技術中的「去中心化」、「不可竄改性」、以及「加密安全性」,讓數位發行能更快、更簡易地確認創作者與版權所有人。同時,創作的授權機制透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大幅降低中介處理成本、提高效率,再加上區塊鏈技術可提供透明可信任的金流帳本,讓創作人明確知悉創作所獲得的授權收入,解決過去中介方衍生的信任問題。
陳沁紅表示,隨著技術發展成熟,現有法規便面臨挑戰,國立清華大學區塊鍊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為亞洲首個以法律為主的區塊鏈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其成立初衷即是為完善與區塊鏈相關的法律議題。而臺師大亞洲流行音樂數位科技研究中心則以扶植並傳承臺灣流行音樂為重點,近年也致力於結合流行音樂與學術研究,並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
臺灣為世界華語流行音樂重鎮,如今全球音樂產業面臨重大轉型,有關著作權的維護、區塊鍊加密技術、智財權管理平台、法律與政策的整合等,都成為熱門顯學。范建得強調,經歷很多跨領域學習後,深深覺得臺灣不能只停留在「工程師文化」,因為即便有台積電,資源消耗還是難以如音樂藝術般永續發展。他指出,期待兩校透過簽訂合作備忘錄,替產業界注入學術研究能量,為臺灣厚植音樂文化經濟力。
區塊鏈技術為帶來顛覆未來的革命性科技,在金融科技領域受到高度重視,包含數位貨幣、保險、資產證券化、跨境支付、融資供應鏈等,亦得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例如能源、醫療、產業管理、物聯網等。在流行音樂的智權維護與管理上,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著作權與智財權的管理平台建置,也同樣受到重視與學術能量的投入。(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1饒辰書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