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新聞
音樂系校友林韡函前進美國樂界 分享指揮學習路
臺師大音樂系100級校友林韡函,2019年從百名人選之中脫穎而出,獲選擔任美國辛辛那堤交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助理指揮,為臺灣樂壇再添一筆光采。2020年底受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邀演,回臺攜手臺灣青年交響樂團出演歲末音樂會,12月25日也回到母校和音樂系學弟妹分享他的指揮學習路。
想當指揮 自己創造機會踏出第一步
林韡函的音樂啟蒙來得早,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國高中雖念普通班而非音樂班,但中間從未中斷學琴,到了高中才決定要踏上音樂之路,開始補強術科,後來考上師大音樂系,主修鋼琴。但剛進大學,林韡函就想過要往指揮領域前進,「當指揮可以和人合作,找出問題,解決音樂問題,這個過程我非常喜歡」。
回想高中曾擔任學校國樂團指揮,他那時就已對指揮工作感到興趣,進入大學後,那份熱情似乎沒有消失。大一時,他開始召集班上同學組成樂團,從校內聯合音樂會演出、指揮作曲組作品,慢慢累積指揮經驗。他笑說,自己當時是個十足的「菜鳥指揮」,但尚未成熟的演出經驗,都成為他的音樂養分,他也強調,當時如果沒有同學支持,或許沒辦法踏出第一步。
隨後,他帶領樂團在校外演出,並於2008年成立「臺北室內愛樂」,擔任樂團藝術總監,定期在暑假期間舉辦音樂會。隨著演出越來越多,臺北室內愛樂也逐漸從學生樂團,變成專業等級樂團,自2013年起定期舉辦暑假樂季,來自世界各地的臺灣職業樂團團員相聚臺北與聽眾分享好音樂。
師大音樂系畢業後,林韡函決定在當完兵後踏出臺灣,繼續深造。他錄取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並花了兩年時間拿到碩士學位,後來前往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雅各布音樂學院(Indiana University Jacobs School of Music),並在2018年完成他的博士學位。如今他在辛辛那堤交響樂團工作,負責教育計畫以及對外巡演等,一路走來,他最要感謝為他奠定音樂基礎的一群師大教授。
相隔千里 師生情誼從未間斷
談起老師們,他心中充滿感激,包括主修老師陳玉芸、廖嘉弘、孫愛光、蔡中文和金希文教授,為他打下良好根基,不論是鋼琴技巧或是音樂上的見解都讓他受益非淺。其中,他與指揮課許瀞心教授之間的互動特別密切,他說直至今日,許瀞心教授也會協助他與臺灣樂團聯絡、推薦演出。
林韡函也提到,即使在國外修讀碩博士班時,師生相隔千里,許瀞心教授會針對他在社群平臺發布的指揮演出影片給予建議,適時提醒他該注意的細節,從錯誤中吸取經驗,「從學校畢業後,一般人基於禮貌不會指出你的疏漏之處,但是許瀞心老師看見了,就是會直接點出來,讓我可以看清自己有待加強的地方。」不僅是指揮技巧的指導,在美國應徵工作時,不懂的地方也能請教老師。
2017年他應聘一家小樂團的音樂總監職位,想到許瀞心老師也曾在美國從事過相同工作。林韡函詢問老師,「應該要怎麼做?」許瀞心教授特別提醒他,小樂團行政單位規模不大,音樂總監工作可能得身兼多職,不僅需要顧及團員演奏能力是否能駕馭曲目,或是考量曲目是否符合贊助者胃口,甚至還要身兼公關任務,鞏固樂團在當地社區的地位,並且與贊助者打好關係,以保樂團能長期獲得贊助。
如今林韡函在美國開始嶄露頭角,許瀞心教授為他感到驕傲。她說,林韡函是少數讓她記憶深刻的學生,基礎指揮課程中認真準備功課與考試外,更常私下與她請教問題。即使後來林韡函在英國求學,還是堅持每年暑假回來帶領臺北室內愛樂對外演出,「韡函一直把指揮藝術當作人生最大的追求,雖然過程之中起伏不斷,但他也沒有放棄,不斷朝著專業方向前進。」
她認為,目前林韡函在辛辛那提交響樂團擔任助理指揮是很好的起點,相信他在未來職涯裡能累積更多演出經驗與人生歷練,讓指揮之路越走越廣。她也期許每個年輕音樂家,都能秉持初心與音樂熱情,在人生起伏裡堅持為目標努力。
面對求職低潮 調整心態不迷失自我
一路看似精彩的學經歷,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林韡函坦言,不管是申請學校、大師班,還是應徵工作,並非相當順遂,被拒絕已是家常便飯。受訪當下他翻開博士班畢業後的求職記錄,談論他當時的低潮期。他表示,指揮工作是個僧多粥少的領域,新手指揮不斷被回絕是常態現象。博士班畢業後,他投了132份履歷,結果僅得到2個樂團讓他進入第二階段面試,最後辛辛那堤相中他,也讓他感到十分幸運。
那段求職低潮讓他曾經一度懷疑自己不夠優秀,甚至覺得為何要進入一個不可能獲得成功的領域。但隨時間一久,他的心態逐漸改變,現在的他反而認為,「成功的定義不是以獲得好工作來證明我是誰,而是希望找到好工作,跟好音樂家合作,得到一種藝術表演的滿足感。」他說要找回對音樂的初心,才能真正不迷失其中,也才能繼續激勵自己向上發展。
回顧自己的指揮路,他鼓勵音樂系學弟妹,特別在求學期間別害怕提出疑問,不管對於音樂專業或是生涯規劃都可以向系上老師請教,並且勇於嘗試和突破自我,因為求學階段是不需要承擔失敗成本的人生階段。除了校內的學習,他也勉勵晚輩走出校園參加專業音樂營、大師班,趁著年紀尚輕時,提升演奏技巧,更可學習職業音樂家專業態度,拓展音樂視野。(撰文:校園記者音樂110李學淇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