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NU

師大新聞

2019.1017

讓廢油變生質柴油 物理系李義發校友締造一年15億營收

白手起家、高齡82歲的理化系物理組50級李義發校友,用橫跨物理、化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化腐朽為神奇,把全臺灣鹹酥雞攤與速食店廢油,變成肥皂、清潔劑的重要原料,更製成生質柴油,讓重視減碳的歐洲人趨之若鶩。全球大油品貿易商包括英國石油、殼牌石油等都是他的客戶,締造一年15億營收。

天下雜誌全文報導如下:

他讓臺灣速食店、鹹酥雞廢油變生質柴油 重減碳的歐洲人搶著買

彷彿化腐朽為神奇,把全臺灣鹹酥雞攤與速食店廢油,變成肥皂、清潔劑的重要原料,更製成生質柴油,讓歐洲人趨之若鶩。背後的神祕推手正是82歲的承德油脂董事長李義發,幾次企業經營重心轉向,反映出什麼樣的觀念翻轉?在臺灣乏人問津的生質柴油,為何歐洲人捧著大把鈔票搶著買?

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小小2公頃的廠區,堆滿李義發正在改裝的機器與1,000多個油槽。外表看起來有些滄桑,卻連知名的新加坡豐益集團聽到李義發的名字,都豎起大拇指。全球大油品貿易商,包括英國石油、殼牌石油、西班牙石油公司,都是他的客戶。

40多年前創業的李義發,堪稱見證臺灣石化產業的歷史。承德油脂獨家回收全臺包括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店,以及鹹酥雞攤的廢食用油,一年約6萬噸,再製成碳中和的生質柴油,讓重視減碳的歐洲人捧著大把鈔票來買,締造一年15億營收。

細究李義發的學歷背景,卻很不一般。臺北工專唸化工科,到師大唸物理系,插班考上清大原子科學研究所,也就是後來的核工所。

他跟石化的淵源,起於臺北工專期間打下的基礎。專科第3年,他進入中油實習,在中油左營煉油廠整整45天,每天睡國小宿舍,在那時學習到煉油的基礎知識。

創業契機源自於一位臺北工專同學要開油漆廠。於是李義發在樹林老家附近、味王味精的附近找地方蓋廠房,用植物油的下腳製成油漆的重要原料醇酸樹脂,供給同學的油漆公司和長興化工。

承德油脂可說是循環經濟先驅。李義發將進口大豆油皂化,生成大豆油脂肪酸,再銷售給長興化工(現在的長興材料)等樹脂廠商進一步反應成醇酸樹脂,再供給油漆廠調配成工業用油漆。「當年是我第一個做的,後來南僑才開始做,」他回憶說。

此外,他也將棕櫚油皂化生成界面活性劑,供應給耐斯、美琪、南僑等全臺灣各大香皂廠。後來因為中國大陸產能崛起,「他們一天產量就等於我們一整個月產量,」承德轉做其他油脂化學品。

富實驗精神 專收倒閉廠房機械來改裝

從創業初始,李義發就打定要研發技術,做精不做大,這與他平凡的出身背景有關。

由於1970年代,臺灣對進口黃豆實施配額制,額度大多被上海幫跟山東幫企業壟斷,而李義發只是樹林一間小工廠,於是決定跳出紅海,開創工業用油脂的藍海。

在經濟部工業局石化高值化辦公室執行長黃國維眼中,李義發是個永遠都有新點子的研究型企業家,「每次見面,他都會分享正在研讀的最新英文論文。」

從1994年至1997年,原本在工研院任職的黃國維,在清大化學博士妹婿引介下加入承德油脂,負責新事業開發。談起那段時光,只有一個「累」字可形容。

「李董每天7點到工廠,7點50分就在門口堵我上班,說我怎麼可以這麼晚到,工人都在等我,」黃國維受訪時笑說,「就這樣從早上一直唸到下班,飯糰放到口袋都不敢拿出來吃,只能趁他不注意,一口吃掉。」

黃國維回憶,當年他曾連續40多天沒休假,一天帶兩個便當到公司。住新竹的他,一路從三峽工廠開車回新竹,往往在路上頻打瞌睡,險出車禍。

讓黃國維印象深刻的是,李義發喜歡每天進工廠改機器,週末也不例外。他還有個特殊嗜好,就是聽到有人關廠會很開心,因為他可以把原本的機器全都接收,堆在廠裡慢慢玩。

「所有製程都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黃國維說,尤其是李義發用橫跨物理、化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將應用在奶粉噴霧造粒的原理應用在脂肪酸造粒,除申請到國際專利,製程更整廠輸出給全球食用油龍頭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Wilmar)。

秉持對專業技術的信心,當10多年前政府宣布投入生質柴油時,李義發可說是信心滿滿。

李義發說,生質柴油原料是脂肪酸甲酯,對承德來說技術是駕輕就熟。「因為政府想找人做實驗,就找到我們,所有的設備都是我們自己從零打造出來的,」他臉上帶著滿滿驕傲。

速食店廢油變生質柴油,臺灣人卻不買單

承德油脂以麥當勞、肯德基、摩斯還有許多小商家的用過食用油為原料,每月約1,500噸,經氫化反應將廢油脂純化後,再與甲醇反應生成脂肪酸甲酯,也就是俗稱的生質柴油。

但後續發展,卻不如人意。

李義發說,承德油脂營收有七成來自生質柴油,每年出口5~6萬噸廢食用油製成的生質柴油,歐洲國家搶著要,一噸要價超過800美元。

但在臺灣,生質柴油甫推出,卻曾因油品分銷商保存環境不理想而發霉,造成大眾印象不佳。「當政府後來宣布生質柴油政策停擺時,當時公司差一點倒掉,」李義發回憶說。

自此臺灣停用生質柴油,至今只有承德油脂廠區卡車、總經理房車,以及麥當勞物流夏暉公司的幾輛卡車使用承德出品的生質柴油,已經用了6、7年。

李義發也積極推動垃圾車改用生質柴油。2015年時,承德與屏科大合作,花了100多萬做產學合作,證明垃圾車可使用生質柴油。

後來第二次差點倒閉,是2014年的劣質食用油品風暴,讓收回鍋油做生質柴油的承德無端被捲入。

「那時候全臺的廢油收購商都說是賣給我,就連臺南調查站都來約談,好在我正正當當做生意,廢油絕對是工業用,不進入食品鏈,又只有一本帳簿,我的資金來源和去向都一清二楚,不然早就倒了,」李義發說。

「講難聽點,他就是地溝油大王啊,」黃國維說,「調查局跟檢察官都來搜索,但他自己很坦蕩蕩,因為所有小蜜蜂賣油給他,他每一筆交易都開發票,最後才能全身而退。」

經過這兩波周折,讓李義發開始積極開發國外市場。契機在2015年,跨國石化品貿易商Kolmar(高爾化學)找上他,主要是因為歐盟因應減碳,規定生質柴油裡要添加5%到7的廢食用油脂肪酸甲酯。

受劣油風暴波及,找到歐洲出海口

從此,承德油脂找到了最重要的出海口。如今,承德每年出口約6萬公噸生質柴油至歐洲,最主要市場是英國、荷蘭和西班牙。

儘管已在生質柴油領先,李義發並未放棄研發初心。他曾為了嘗試生質燃料作物,花了1,000多萬元在屏東種植蓖麻,儘管並沒有顯著成績,仍不氣餒。

他研發出的最新技術,是用酵素把油炸回鍋油轉化成生質柴油,不但降低製程污染與成本,還即將與新加坡的豐益國際集團合作,整廠輸出,把競爭對手變成客戶,再變成合作夥伴。

然而,他心中還是希望能造福臺灣環境。「現在歐洲對回鍋油做的生質柴油需求非常高,一公噸可以貴到950美金,臺灣自己不減碳,賣給歐洲國家去減碳,有點可惜。」

如今承德最新一次的轉型方向,是希望能進口棕櫚油,做成生質柴油發電,比起燃煤發電,不會有致癌的芳香烴。如果能取代汽電共生的煤,既能解決空污、沒有底渣問題,又可創造再生能源。

對於廢油脂回收,臺灣可說有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結,也許還需要時間與心力來突破,但李義發不會輕言放棄。(資料來源:轉載自天下雜誌 / 編輯:余庭翎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圖 圖
李義發(劉國泰攝) 油脂化學品(劉國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