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應華101張芝榕報導】日本筑紫女學園大學教授一木順以「Popular Culture, Popular history- Japanese Pop Culture as medium of conveying history and memory.」為題,24日應邀在臺師大通識課「臺灣流行文化」中演講。演講中介紹以原子彈為題材的漫畫作品,以及從這些作品中,如何看出日人如何安撫自己在原子彈投下之後的傷痛。
一木順教授的專長為美國研究及日本流行文化研究。演講一開始他談到自己最近幾天在臺灣的情況,從機場到便利商店,處處都看得到日本偶像、Hello Kitty…等日本產品,讓他有一種仍在日本的錯覺。他也舉了神奇寶貝遊戲卡在全球的熱銷、神奇寶貝網站提供二、三十個國家版本的網站為例,展現文化強大的影響力;日本政府也注意到了文化這種軟實力(soft power)的影響力及重要性,特別請全球知名的漫畫人物「哆啦A夢」擔任日本旅遊大使,向世界各國介紹日本,也請日本偶像團體「嵐」拍了一支說中文的旅遊廣告。
演講中一木順教授介紹了日本用原子彈(A-bomb)當作主題的漫畫,並把這些漫畫分成四個時期:1945~1954、1954~1973(原子彈漫畫的黃金時期)、1973~1999、2000~現代,介紹各時期具代表性的漫畫;一木順教授談到了在這些漫畫中,受原子彈之害的主角常被型塑為柔弱女子,而原子彈則是一種陽剛男性的形象,傳達了日本人在戰後撫慰自己心靈的方式。
一木順教授也介紹了幾部日本漫畫家創作有關臺灣的漫畫作品,經過歸類之後,這些作品中的臺灣形象通常都是具有異國情調(exotic place)、黑道與親屬關係(kinship)。一木順教授特別介紹了一部由芥川龍之介作品改編的電影「軌道」,描述了一個臺灣人到日本念書、娶妻生子,最後不幸病死,他的妻子帶著兩個孩子到臺灣來尋根的故事。芥川龍之介的原著中,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並不是在臺灣;但因為臺灣曾被日本殖民,仍保留著部分舊日本的精神,而這種舊日本的精神在現代的日本已經失傳,所以決定把故事背景改編在臺灣。
一般演講中的問答時間都是聽眾問講者,而這場演講除了一木順教授回答聽眾的問題之外,他也問了同學幾個他感到困惑的事情,由同學為他解惑。演講的最後,全場聽眾一起為一木順教授合唱生日快樂歌,因為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以感謝他為大家帶來如此精彩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