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教育103洪嫚翎報導】在歐盟駐台辦事所工作的政治觀察者──林致真,29日上午在臺師大誠大樓正103教室,分享他對於行銷政治的理念。
本校台文所29日上午,特別邀請歐盟駐台辦事所工作的政治觀察者林致真,蒞臨本校分享他對於行銷政治的相關經驗。由於林致真之前身為民進黨黨員,所以對於政治生態有深入了解,在講座當中,他也揭露五點政治上的「奧步」,並用實際的國內外例子,讓與會者實際回想在報章雜誌上所看到的政治形態。
所謂的政治五大奧步,首要便是「報喜不報憂」,只傳述樂觀的前景,卻實質隱藏悲觀的黑暗。第二便是「自我定義」,舉凡國債的計算,往往隱著勞保虧損抑或公務人員薪水,作為對人民的回應。接著「答非所問」,林致真也表示這樣的手法事實上算滿常見的,特別是當不光彩的的事情發生時,這時常被當成是轉移焦點最好的手法,最熟習的應屬總統柯林頓曾言:「I have never had sexual relations with that woman.」後有「積非成是」、「咬文嚼字」。總括回應講者林致真在最開始談的「Spin」的觀念──「轉到認不清事情的真相。」
除了政治包裝以外,林致真也提到政黨在台灣的現象,「對立」實質是問題的癥結,不論在政治上或者其他企業甚至媒體的操控,都有可能廣及全面的影響。他也特別說明,之前他和一些同僚不斷談論台灣稅制嚴重的不平等,導致台灣經濟上的弱實力,相對於歐盟而言,歐盟經濟規模大,對外援助也相對可觀,給予的支援就較為穩固。
「不用商品化的方式包裝政治」這點似乎是林致真的理想,他說:「可是,這真的只是『理想』。」一次的選舉花費,比如五分鐘廣告,極有可能就砸了一百多萬的政治資金,這背後固有財團企業的支撐,然而,選舉不僅僅只是選舉花費、公家傳媒,還有十分關鍵的公民責任存在,公民的視角也十分重要。
講座末了,林致真特別提及曾與暢銷作家彎彎一同合作著書──《歐洲GO了沒:彎彎旅行日誌2》,希望藉由這本創作讓台灣的年輕學子能夠以一種另類、活潑的方式認識歐盟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