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評中心提供】全球化壓縮地理疆界,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日益模糊,政治、經濟、文化的關聯日漸密切,世界因此成為休戚與共的有機體,這波浪潮除了改變生活世界的樣貌外,人類也必須學習面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情勢與挑戰,傳統以國家為範疇的公民概念便受到挑戰。近來,學界提出了世界公民的主張,包括「彈性公民資質」、「全球公民文化」與「多元文化公民資質」等概念,以因應地球村世界公民的培養。不過在此之前,我們應該回到基礎的問題上思考,擁有全球視野的公民應具備何種公民素養?應該由何種途徑來厚植公民素養?我國公民教育有何特色與限制?我國公民教育應該如何轉化,以培養因應全球化挑戰的世界公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所舉辦之教育沙龍【系列三】活動,即以此為首要主題,揭開99學年度的序曲,期盼依據「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IEA)所主導之「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ICCS)研究結果,理解我國學生公民素養在國際的表現情形,以及全球公民教育發展的趨勢,試圖呈現臺灣脈絡下公民教育的現況,並思考公民教育改革的途徑。
本次活動邀請到「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臺灣地區主持人劉美慧教授擔任引言,以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張茂桂研究員、聯合國NGO臺灣世界公民總會人權觀察員劉明哲博士、臺北縣頭前國中王台琴老師、師大附中洪立穎同學等人與談。
首先,劉美慧教授簡要地說明ICCS2009調查的背景脈絡,並進一步分析調查結果。依據調查結果,我國八年級學生的公民認知在38個參與國家中排名第四,表現優異,但公民情意與行為的表現低於國際平均值;此外,學生對於組織的信任度不佳,相關單位應該正視這個問題。最後,劉教授建議我國公民教育可有以下的具體作法:
1. 公民認知成就顯現城鄉差距,未來宜充實鄉村地區的社區資源和提供更優質的公民教學。
2. 我國學生於公民認知成就表現優異,但情意與行為參與略顯消極,建議未來宜提供更多公民參與的學習機會。
3. 女性性別平權認同度高,但未來參與政治意願較為薄弱,提升女同學的政治參與意願為未來推動性別平權教育的重點。
4. 學校宜整合現有的公民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兼顧公民知識的學習與行動參與。
5. 家庭、學校與社區宜建立夥伴關係,共同培養積極的世界公民。
王台琴老師是以國中公民科老師的觀點來看未來應如何進行公民教育,她呼籲公民老師要自我覺醒,積極補充相關知能;形成教學成長的社群,採用多元評量的精神;培養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學校行政領導的革新。
張茂桂研究員認為提高學校教育達成「均衡而相對完整」的公民養成教育途徑為:改變課程內容(包括實際的時間安排)、改變老師(老師必須學習「公民社會」的內涵與價值)、改變教育行政者、引導家長、建構新的參與學習的課程發展與內容。另外,他強調公共電視是我國形成公民社會的活水,應該設法讓它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洪立穎同學則是提到,學校只在傳達公民知識,但缺乏讓學生實踐公民參與的時間與場域,因為升學主義壓縮了公民參與的可能性。而劉明哲觀察員則是提醒我們應該重視全球環境變遷的議題,也提醒與會的來賓及同學要關注人權議題,並鼓勵公民透過參與集會遊行活動來表達自身的意見。
在綜合討論時,張茂桂研究員則針對ICCS2009的調查提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國中生對於政府組織不信任的比例偏高,雖然是一個問題,但卻不是應該被解決的問題,因為對於他人的不信任是重要的,如此才有可能形成公民自覺。此外,他也提醒該項調查結果並是非一個絕對的數值,我們僅需了解我國位居受訪國家中的位置,不須將國際的平均數值當成一個客觀的標準,甚至據以建立未來的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