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公關室胡世澤報導】一項「臺灣高中生COMT基因型與學業成就間的關聯性」的跨領域研究發現,帶有特定基因型的人,在學科測驗的表現上,可能存在某些先天的優勢。家長應體認每一個孩子都有先天的優勢智能與學習困難。教育的目的,即在於發掘每個孩子的優勢智能,並能提升孩子們的不足,讓每個孩子都能適性發展。行行出狀元,沒有必要要求學生在每個領域都能拿到「第一名」。
這項研究是由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台灣大學、和馬偕醫院共同進行,研究團隊成員包括臺師大科教中心主任張俊彥、臺灣大學醫技系胡忠怡教授、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庭吉、博士生葉庭光、林明曄等。
研究團隊針對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提供資料,以各校學測平均成績與全國成績分布一致的4所高中為樣本,共有779位高中生自願參與研究。透過檢測自願受試者的基因型,並比對基因型和自願受試學生基測成績之間的關聯。研究結果發現COMT基因可能與科學學習成效有關。此篇研究發表於去年底出刊的「大腦和認知(Brain and Cognition)」國際期刊上,目前該團隊正進一步針對內在機轉進行後續研究。
人體中總共約有三萬個基因,每個基因都負有指揮製造酵素、蛋白質等調節生理機能物質的特殊任務。其中, COMT(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英文為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是一種促使「多巴胺(dopamine)」回收分解的酶。根據以往研究,學者發現不同COMT基因型與認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有關。
例如:過去文獻指出,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人,比起只帶有一個或一對VAL-158基因型的人,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語言智商(Verbal IQs)」表現較佳。
因此,張俊彥教授推測: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人,在大學入學考試的表現或許會比較好。這是因為過去相當多的研究指出智力與學業成效間有高度的正相關性。如果COMT基因在智力的表現是一個關鍵的影響因子,那麼這個基因就很可能也會影響高中學生的學習成效。
然而,張俊彥教授所率領研究團隊的研究結果,卻不支持這項假設。
張俊彥教授的研究發現:帶有兩個MET-158基因型的60位學生,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數學的基測成績,比起其他學生--特別是帶有2個VAL基因型的學生較差,他們的成績在數學、英文、國文和寫作上,成績呈現較低趨勢。
對於這個與假設相反的研究結果,張俊彥教授提出他的想法:MET-158基因型並不只與工作記憶和語言智商有關:之前的研究也發現,MET-158基因型可能和焦慮及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vulnerability)有關。
所以在較大壓力的環境下(例如:準備國中基測或大學入學考試等高風險測驗的過程),帶有MET-158基因型的學生,可能因為情緒的不穩定,而影響他們的表現。如果這個推測是正確的,那麼,讓帶有這種基因型的孩子在壓力較小的環境下學習,或許更能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效。
劍橋大學的精神遺傳學家Jenny Barnett博士認為張俊彥教授的推論是有可能的。在重大考試期間,MET-158基因型在認知能力的優勢,可能被增加的壓力所減弱。
另一方面,Jenny Barnett博士也客觀指出,這個研究結果可能因為sample太小,而產生統計上的問題。但是統計問題在這類的研究中其實十分常見,因為一般而言單一基因對認知能力的影響非常微小,特別是在心智健康的族群,所以未來還需要更大的樣本才足以證實這項推論。
雖然張俊彥教授並不確定他的研究結果能否推論到其他族群,但他認為這個結果也許更適合用來解釋亞洲地區,同時也面臨高度升學競爭壓力的國家,例如:臺灣、日本、韓國等用考試來決定學生未來的國家。
張俊彥教授還說,在大腦的發育與學習上,先天基因其實只決定了一部分的架構,但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要經過後天環境與教育的刺激,才能發展得更好。因此如果我們能發現孩子先天上的學習優勢或劣勢,藉由後天的「因材施教」,不但有可能可以彌補劣勢智能之不足,更能讓孩子充分發展優勢智能。
孩子在學習上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先天的因素,還包括學習態度不佳、動機不強、反應慢、配合度不夠、學生不適應教師提供的學習環境等等。我們若一味要求學生努力積極、奮發求學,以學業成績判斷學生的功過,其實是相對不公平的。家長與教師應該試著去了解學生在先天與後天的個別差異,發掘學生學習困難,才能有效輔助學生學習。
張俊彥教授表示,明星高中也好,不是明星高中也好,資優也好,不是資優也好,讓每個孩子都適性的發展,鼓勵孩子廣泛閱讀,接觸多樣化的環境,依其興趣主動學習,才更能發揮專長。家長更要改變想法,不要整天逼著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篇次
|
日期
|
新聞標題
|
新聞來源
|
記者
|
1
|
2010/10/4
|
聯合晚報
|
嚴文廷
|
|
2
|
2010/10/4
|
公視新聞
|
陳姝君
彭耀祖 |
|
3
|
2010/10/4
|
中廣新聞
|
陳映竹
|
|
4
|
2010/10/4
|
教育電台
|
康紀漢
|
|
5
|
2010/10/5
|
臺灣醒報
|
蕭如君
|
|
6
|
2010/10/5
|
聯合報
|
李威儀
|
|
7
|
2010/10/5
|
中央社
|
許秩維
|
|
8
|
2010/10/5
|
人間福報
|
報訊
|
|
9
|
2010/10/5
|
國語日報
|
楊惠芳
|
|
10
|
2010/10/5
|
臺灣新生報
|
報訊
|
|
11
|
2010/10/5
|
臺灣立報
|
張舒涵
|
|
12
|
2010/10/4
|
飛碟電台
|
台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