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7公關室胡世澤報導】前年發生的全球金融風暴,讓不少學生動起休學念頭,臺灣師範大學97年3月發起募集「還願助學金」,至今補助40位清寒學生「繼續讀書」,一年內獲3至5萬元補助。不過,這筆助學金一年內即將斷炊,學務處呼籲師長、校友及各界發揮愛心,幫過家境困難的學生度過難關。
臺師大在前學務長方進隆促成下,成立了「還願助學金」,因應金融海嘯影響,對家庭面臨失業、經濟發生困難而無法繼續就學的學生予以協助,讓他們先完成學業,至今幫助了40位學生,等他們畢業賺錢後,再視能力回饋母校。
還願助學
不願具名的美術系教授說,她看到一些學生家庭陷入困境,急迫用錢,卻不符低收入戶資格,申請急難慰問金也不夠,導致功課變差,陷入惡性循環,因此她想盡一份心力,幫助貧苦學生。她也曾捐50萬元給罹癌學生,幫他負擔龐大醫藥費。
學務處統計,申請就學貸款人數逐年增加,95學年有937人、96學年1031人、97學年1131人,98學年1229人,也是歷年最高。教務處也統計,98學年度有261名學生休學,7人是因為經濟因素而停止學業。
「還願助學金」要鼓勵清寒學生不打工、專心讀書,前年3月募款成立專戶開辦,學生申請不一定要有清寒證明,有需要都可提出申請,金額依學生需要個案審核,除了7、8月暑假外,每月補助3000至5000元,大二生成績需達70分、大三生需75分,各科目都及格,新生則沒有成績門檻限制,每名申請學生,還要提出回饋計畫,讓還願獎學金能一代傳一代,愛心永遠流傳。
例如個案一公領系有一名單親家庭學生,母親突然罹患乳癌,他為照顧媽媽和讀國中的弟弟,打工支撐全家,學校提供急難慰助金,也轉介校外社福單位,仍不夠三餐溫飽,師長全力勸他唸書,協助他申請助學金,讓他深受感動,才繼續唸書。
個案二是東亞系一名清寒家庭僑生,父親因重病往生,積欠大筆醫藥費,讓離鄉背井的他相當無助,只好四處找打工機會,靠微薄收入貼補家用,非常辛苦,學校得知後,幫她申請助學金繼續求學,也讓她在學校工讀,籌募返鄉機票費用。
個案三是國際人力教育與發展研究所有一名印度籍學生,全家8人卻有4人在學,靠父親務農支撐家計,非常窮困,他雖拿獎學金來台,卻只夠付學費,每天三餐都成問題,學校協助他申請助學金,讓他能繼續求學。
雖然該專戶從開辦至今,共幫助了40位弱勢學生,但學務處組員張紫庭憂心,目前專戶已發放100萬4000元,一旦今年沒有大筆捐款,專戶很可能會斷炊。她也希望師長、校友及各界發揮愛心,幫過家境困難的學生度過難關。
針對清寒、弱勢學生,臺師大除了提供弱勢助學金、生活學習金、免費住宿、就學貸款、學雜費減免外,因經濟不景氣,去年又推動學生安定就學措施,至今共有733人受惠,包括擴增學生工讀名額,共64人;11人放寬就學貸款資格;35人申請學雜費分期付款;141人申請清寒研究生獎助學金;向行政院原民會、行天宮、法鼓山等單位,爭取校外資源,共99人受惠;學生急難慰問金106人;237位低收入戶學生用餐可享半價。
關懷社會弱勢 學生發揮專業
以98年暑假為例,約有30支臺師大社會服務隊出校服務,共派出932人次,服務3140人,主要由基層文化社、同心服務隊、僑校服務隊等學生社團,與各系學會發起,至弱勢團體或偏鄉地區落實社會服務。
社會服務有許多種方式,例如基層文化服務社,在苗栗縣海寶國小辦理4場營隊活動,設計有趣的課程結合遊戲,寓教於樂。其它還有到偏鄉地區,為當地學生進行課後輔導,包含教育部推動的史懷哲教育服務計畫,臺師大已經是第三年到派學生偏鄉,為當地小學生進行課輔。
偏鄉教育資源少,不分國界。98年暑期,臺師大有2組國際志工,到越南與緬甸,服務當地學生與民眾。僑教服務隊有3位志工,到越南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為國小生進行國語及數學課業輔導。公領學系也有11人參與青輔會國際志工活動,至緬甸當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