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張國恩校長之研究團隊研發「行動漢字學習系統」,是結合漢字結構、義符與情境的漢字自學系統。
臺師大科教中心主任張俊彥領導的研究團隊,研發「具有自動回饋機制的創造性科學問題解決家教系統」。
【5/28公關室胡世澤報導】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臺灣師範大學在「科學教育」研究領域中,國際論文發表的質與量都勇奪世界第一;臺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身為國內師培龍頭,以整體的教育研究領域計量,臺師大發表國際論文的質與量,也是全國第一。
從期刊引用報告資料庫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得出的統計,在「科學教育」研究領域11本最具影響力的SSCI及SCI國際期刊中,臺師大近5年來共發表了61篇論文,論文數量全世界第一,第二、三名依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52篇、英國空中大學51篇。
頂尖研究潛力雄厚 提高國際學術地位
另外,根據全球蒐集論文種類最多的Scopus論文資料庫,在27個大領域與303個研究次領域中,以論文發表質量排名,臺灣有17個研究次領域進入全球前十名,而教育是僅有三個社會領域中的一個。究其貢獻,以臺師大發表最多,教育方面的國際論文數量不但年年攀升,近20年來共發表120篇,排名全國各大學第一。
就論文品質來看,進行2005~2009共5個出版年調查,在整體教育領域現有發行的113種期刊中,依據「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排序,也就是該論文期刊被引用次數愈多,影響力愈大。從IF值排名前40名的期刊來看,臺師大發表多達40篇,世界排名56名;從IF值排名前60名的期刊來看,臺師大共發表73篇,世界排名44名,兩者都排名全國各大學第一。
科學教育領域傑出表現 產出最多國際期刊論文
臺師大目前執行的5件國家型科技計畫,都與科學教育息息相關,並產出最多的國際期刊論文,包括校長張國恩領導的「能力導向之全方位華語學習」研究與「語文數位學習」兩個研究團隊、研發長宋曜廷規劃的「職涯資訊系統:新模型、新設計、新貢獻」、以及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的「大學創新數位教材研究」與「卓越數位學習科學研究中心」。
在教育的各種領域中,臺師大教師也有傑出表現。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歷年得主中,臺師大在科教領域獲獎比例占整體的4成6,亦即將近半數的獲獎者來自臺師大,包括數學系教授林福來、化學系教授王澄霞、生命科學系教授鄭涌涇、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林陳涌、李田英、吳心楷和張俊彥、資訊教育研究所教授邱貴發和張國恩,以及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宋曜廷等,成就備受肯定。
吳大猷獎歷年得主中,臺師大在科教領域獲獎比例,亦高達3成1,得獎者包括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教授宋曜廷、科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吳心楷、許瑛玿和楊芳瑩等。在國科會慶祝50週年選出50年重要科學成就時,張俊彥教授的「開放式科學學習測驗自動評分技術」和林陳涌教授的「科學概念學習研究」都獲此榮耀,佔科學教育領域中的3分之2。
臺師大校長張國恩表示,臺師大在科學教育領域中,不但穩居全球領先地位,更因研究議題的前瞻性及學術重要性,提高了臺灣學術界的國際地位。在競爭激烈的國際高等教育中,臺師大更應發揮原有的專長,才會有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