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校園記者國文系王嬿婷報導】臺師大數學研究所64級畢業的傑出校友薛光豐,現任國立台中二中校長,目前兼任台灣國際教育旅行總會長、台中市校長協會理事長等要職,三十多年的豐富教學經驗,治學態度認真嚴謹的薛校長散發一股天生的領袖氣質,曾帶領台中二中拿到全國高中校務評鑑一等獎的他深受學生愛戴,他謙虛表示教育不只是職業而是志業,也勉勵學弟妹共同努力擦亮師大這塊金字招牌。
澎湖長大的薛光豐校長民國64年從師大數學研究所畢業,當初因為學生時代數學競試拿下第一名佳績,加上好老師提攜與自己的興趣,選擇進入師大數學系就讀,與生俱來的領袖特質讓他備受同學肯定,四年中就擔任了二年班代表,大二時承辦了師大第一個以系為單位的運動會,從大四開始與實習學校接觸,幫同學安排實習試教課表,為他在校務行政的工作上開起實務經驗。
風雨憶當年─離鄉遊子的師大印象
談起對師大印象深刻的事,出生澎湖,當年從外島來到台北的薛校長面臨未被分派床位的窘境,在數學系教官的支援下開始認識師大,他清晰記得早期八個人住一間的宿舍生活,木頭地板每遇到颱風就隨著風雨晃動,教官曾把大家集中到文學院避難。而龍泉街的冰果室、牛肉麵則是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滋味。
憶起在師大的求學歲月,薛光豐校長肯定當時沉穩踏實的的師大校風,是孕育各領域大師的溫床,他特別感謝已退休的李家淦、現師大數學系兼任老師鄭芳芝等師長。他強調,不敢說自己有多大成就,但在數學教學上絕對有自信,在解釋上邏輯清楚易聽懂、要求易做到是他在教學中引以為豪的,不過面對學生的成就與感激,他則謙虛表示自己並無刻意栽培,「名師是讓學生成就自己,而真正的良師是用自己來成就學生」。
教育工作心路歷程,多年行政經驗累積校長實力
畢業後先回到故鄉澎湖,先後在馬公國中、高中任職,通過校長遴選後到全國高中學生數第八大的台中二中,一直把教學視為不求名利,富有人文關懷的服務事業。民國64年回到家鄉澎湖馬公國中任職,75年到馬公高中,第二年就擔任訓育組長,為學校成立二十多個新社團,也曾為帶領學生舉辦畢業舞會,在七零年代這樣創新的活動至今仍令當時的學生津津樂道。後擔任馬公高中教務組長,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省務高中教務主任,他表示幾年來累積的校務行政經驗,為他接下來的校長職務很有幫助。
「當了16年教務組長組長,也是時候出來耕耘自己的一畝田了」,民國93年,薛光豐通過校長遴選,被分派到台中二中,面對全國學生數、班級數第八大的高中,他承認一開始誠惶誠恐,「帶人難,做事容易」,教育不像其他工作時間固定,薛校長要求教職員用包容心與耐心,關心學生並給予生命的提攜與感動。
一如交響樂團中的指揮,靈魂地位穩健風格備受肯定
96年薛光豐校長帶領台中二中承辦全國基測學生事務,不但表現零缺點,還改革了15項歷年檢討會提出的缺失,穩健的辦事績效也曾引領台中二中獲得全國高中校務評鑑一等獎。對此他重申:「校長就像交響樂團中的指揮,拿著指揮棒卻沒有聲音。」,所有的成功都是所有同仁徹底落實校務政策得到的,他只是憑藉多年經驗在一旁提醒、建議如何加強不足的地方,指揮家的靈魂沉默而具有核心地位,薛校長樂於幫助每一位有熱誠的教育者。
他表示:「所有的行政都該幫助教學,而所有的教學一定要在學生身上看到成果」兼任為台灣、日本、韓國教育界安排交流訪問的台灣國際教育旅行聯盟總會長,薛校長、台中市校長協會理事長、台中市臺師大校友會理事長,薛校長勤勉的態度深受各界肯定。
勉勵學弟妹共同努力擦亮臺師大金字招牌
薛校長認為師大雖然簡樸,卻絕對是個培養專業教師的殿堂,分享受學生愛戴的秘訣,他舉和孩子說話應該蹲下來的例子,呼籲老師們不要用過去的觀念來看學生,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傾聽,學生會願意吐漏真實想法,給學生自主機會,能夠激發無限創意。
面對轉型後的臺師大,身為校友薛校長期勉學弟妹延續學長姐給外界「師資專業第一」的形象,迎向多元師資管道開放,師大人應一起努力擦亮師大這塊金字招牌,不要辜負學長姐的期待,維護師大學生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