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0公關室胡世澤報導】兩岸攜手文化創意產業,臺師大交出第一張成績單。臺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與江蘇鹽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12日將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協定書,臺師大將輸出軟體人才,台資企業及大陸投入資金,結合鹽城的生態保育特色,開發當地的文創產業。
文創中心從去年3月成立,積極和文建會、彰化縣政府、國家公園管理處、學學文創等政府及民間單位合作,光是去年,產學合作金額高達3800萬元,今年10月在副主任楊恩生牽線下,更與台資企業共同合作,將觸角伸向對岸。
楊恩生表示,雙方12日將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協定書,將就文創產業及生態藝術領域合作,在鹽城經濟開發區設置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第一年將先簽約,規劃產學合作具體方向,包括成立營運多個小而美的博物館等。
楊恩生還說,江蘇北部地區不僅土地資源豐富,部分城市更擁有天然資源,近年來,已有不少大型台資企業進駐,當地雖有海外資金湧入,卻欠缺文化創意人才,這正是臺師大最擅長的領域,對岸就透過台資企業向臺師大招手。
其中,鹽城位在江蘇省北部,是上海北方的經濟重鎮,生態環境優美,遼闊的曠野就是丹頂鶴和糜鹿的天堂,被譽為「東方濕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楊恩生說,長江兩岸水域的濕地上,蘆葦叢生,適合瀕臨絕種的丹頂鶴棲息,每年到此過冬的丹頂鶴至少有1200隻,在鹽城射陽縣新洋港的保護區內,經常可見身形細長的丹頂鶴。
鹽城附近的大豐市內還有一處麋鹿自然保護區,麋鹿又叫做「四不像」,因只生長於中國,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英國人視為奇獸,將中國僅餘的200頭全帶回英國,1986年英國將39頭麋鹿送回大豐,如今已繁衍了1000多隻。
楊恩生表示,鹽城有多項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是國內唯一推動生態藝術的推手,而文創中心主任林磐聳持續多年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徽徵選國際評審及形象設計顧問,加上學生的世界觀是臺灣優勢,這些因素都有利於兩岸在生態保育及文化領域的合作。
目前初步規劃,臺師大將結合視覺藝術系、研究發展處、國際事務處等,規劃輸出博士生人才,針對生態保育及文創領域,到江蘇鹽城進行細部設計,還會與北京美術學院、杭州中國美院合作,希望達到永續經營,也增加學生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