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8公關室訊】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針對88水災的慘重災情,水土保持議題再次引發關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17日於北京達成合作協議,兩校計畫將共組「山坡地水土保持復育計畫研究及行動團隊」,期能借重北大復育四川地震災區、整治黃河的經驗,共同投入本次88水災以及兩岸水土保持與復育的工作。
大陸頂尖重點大學—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今年7月率團參訪臺灣學術界,第一站就是拜訪臺師大,臺師大郭義雄校長也在〈17日〉回訪北京大學,此行受到北大周校長熱情接待,雙方除了暢談學術交流、藝術人文和教育領域密切合作之外,兩校校長更關心莫拉克颱風重創南臺灣,起而探討如何以學術力量,共同攜手為災後重建獻力。
郭義雄校長表示,臺灣山區和知名風景區,經常可見栽種茶葉、檳榔,雖然促成地方觀光事業發展,卻造成山坡地過度開發,水土保持惡化,讓地質脆弱的臺灣一遇風災豪雨就可能爆發土石流,災情也愈來愈嚴重,這次88水災帶來的慘重災情,令人歷歷在目、痛心不已。為了解決嚴重的水土保持問題,郭義雄校長邀請北京大學,和臺師大共同投入山坡地水土保持復育計畫,打造「山坡地水土保持復育計畫研究及行動團隊」。
周其鳳校長對此計畫相當支持,周其鳳提到88水災之後,台灣各地受創嚴重,另由於去年大陸歷經四川大地震,大陸民眾對臺灣的災害更能感同身受,願意和臺灣民眾心手相連,共同面對挑戰。周校長說, 去年汶川大地震後,北京大學發動校內教授,共同協助四川復育山林,整治水土保持,也協助大陸政府規劃每年氾濫成災的黃河分水截流,經驗可說相當豐富,北大相當願意分享經驗,並透過兩岸學界力量,共同研商災區防洪救災的策略,以及災後復育山林的協助行動。
此外,針對學術交流的具體內容,周其鳳校長邀請臺師大和北大共同設置一筆學術交流基金,未來老師和學生互訪時,都可以申請經費補助,讓師生透過交流活動,不再只透過媒體認識兩岸,而是由足下行走,親身體會兩岸的異同。郭校長對此也相當認同,將全力支持學術交流基金的設立。
另外,教育部委託臺師大執行的畢業生流向調查,也引起北大教育學院的高度興趣,北大預計11月組團來臺師大,針對畢業1到3年者的升學或就業等流向追蹤調查作法以及資料庫建置,參考臺師大的寶貴經驗。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也將和臺師大文化創藝產學中心合作,一起規劃兩岸文創政策規劃以及實體項目,文創中心主任林磐聳將於8月22日前往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討論具體合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