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557人
圖 新聞投稿
2009-06-05
影音》第九屆傑出校友-張元樵〈前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熱控制系統經理〉
圖

張元樵博士,師大物理系53級畢業,曾任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梭熱控制系統經理,從1981年至2009年5月為止,NASA太空梭共發射了126次,張博士參與121次,主導了81次太空梭熱控制系統。現任太空梭計畫主持人John Shannon用「無以計量」(Immeasurable),肯定張博士對NASA的貢獻。

張元樵是現任臺師大校長郭義雄的同窗好友,中學時期對理工科的掌握就非常好,建中畢業進入師大後,張博士攻讀物理,也曾像其他師大生一樣當家教打工,他說:「半工半讀能賺錢,又能多認識人,學習待人處事道理。」

張博士回想,認為家教工作佔了很多時間,在美國唸書時爭取獎學金,一心一意在課業上衝刺。「學生的本分還是唸書,如果當年有助學金制度,就不必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他說。
師大畢業後,張元樵曾在中學任職一年,又回到師大物理系當助教,之後赴美留學,也就此轉變了他的一生。

偶然機遇 成為太空梭專家

當年張元樵順利申請美國休士頓(Houstan)大學獎學金,得以在美國繼續攻讀物理碩、博士,有了獎學金在生活上的支持,張元樵專心於學業,並研習電腦與地球物理。他說:「我的出發點很單純,就是多念一些科目,未來比較好找事做,卻沒想到幾年後,成為太空梭領域的一員,真正將所學用於工作上。」

進入航太事業,張元樵認為是個偶然。讀太空物理博士學位時,張元樵透過朋友引薦到洛克威爾(ROCKWELL)航太公司工作,洛克威爾是美國航太總屬(NASA)的最大包商之一。
當時,洛克威爾公司亟需一名太空梭熱控制系統工程師,當時張元樵連履歷表都沒準備,只和未來上司在電話中聊了2小時,就被錄取。透過電訪,他回憶說:「當時公司在電話中說,如果兩週內還沒有回音,不代表我們不需要你,結果才2天,就接到電話通知錄取了。」這也讓張元樵展開了太空梭事業。
在洛克威爾公司服務11年中,他表現卓越,從熱控制系統主任工程師晉升到專案經理。1986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升空後爆炸,讓該公司受重創,兩年內沒有NASA合約,但在事後檢討中,NASA確認張元樵所領導的熱控制系統作業正常,也讓他在1987年成為接替退休的太空梭熱控制經理的最佳人選。
多年來在航太領域耕耘,張元樵得到45面NASA獎章與22張各方感謝狀,包含NASA傑出服務獎(NASA Exceptional Service Medal 2000)、詹森太空中心最高榮譽(Johnson Space Center Director Commendation)、Sliver Snoopy Award 1992與NASA Space Act Award等傑出表揚。

認真做好每一件事

面對太空梭的發射與飛行任務,張元樵坦言,這是壓力很大的工作,但每次完成任務後,得到欣慰與成就感,支持他更認真的去精研太空梭熱控制。他自嘲說:「很羨慕有些人可以一次做很多事,我則是一次只能做一件事。」也許就是這種專注精神,讓張博士在NASA服務22年,從沒離開工作崗位。

1997年NASA為了推動新太空計劃,將太空梭系統移交民間,唯有熱控制系統仍由NASA張元樵負責,繼續管理太空梭機身與溫度控制,確保太空梭飛行安全。靠著冷靜思考與精準預測各種太空梭飛行問題,直到退休,張元樵負責的太空梭任務從沒失敗,也贏得了「百戰百勝」封號。

感恩臺灣 奠定知識基礎

赴美奮鬥40年,張元樵依然感謝在台灣的成長學習過程,奠定了他的基礎,師大校訓「誠、正、勤、樸」,也時常在他的內心迴盪。張博士記得,對師大映象最深刻的事,就是當年學生非常誠實、勤樸與節儉,其中他同學郭校長,是個很會唸書的學生,念唐詩三百首總會搖頭朗誦,非常有趣。

去年退休的張元樵,22年來首度回到臺灣,對他來說,感覺非常特別。尤其現代年輕人都很有思想、創意,讓他有感「長江後浪推前浪」。面對師大的學弟妹,張元樵鼓勵「學弟妹要腳踏實地的做事,沈著冷靜的思考,還有不忘記對自己的信心,做好每件事情,用credibility(可信度)建立自己的品牌。」(採訪撰稿/莊雅婷)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