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5032人
圖 新聞投稿
2009-06-05
影音》第九屆傑出校友-曾仕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
圖

工業教育系46級校友曾仕強教授學貫中西,為師大工教系的創系校友,英國萊斯特大學哲學博士、美國杜魯州立大學教育行政碩士,鑽研中國式管理長達30餘年,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是一位最了解中國人的中國人。

鑽研中式管理 30餘年

民國42年,工教系剛成立,採單獨招生,曾教授翻閱報紙廣告時,看到工教系和美國賓州大學合作,引進最新的西方管理學,開設工廠管理課程,畢業後保送美國深造,這也是大學首創,因此他深受新課程吸引,一時心動就來報考。

曾教授回憶青澀歲月,讀台南縣南光高中時,國民生活貧困,物質非常缺乏,因三餐吃得不多,身材又瘦又小,幾乎大風一吹,都快站不穩,每次在男生隊伍中,排在最後一位。

曾教授說,考取師大公費生後,學校規定四年畢業後,要當中學老師,但師大教授發現,他瘦巴巴、個子小,以後教學生會很吃虧。所以要求他每天下午5點前,到體育衛生組報到,喝下一整瓶魚肝油,雖覺得難聞也一口氣喝完。

曾教授還記得,當年學號是42536,如果當天忘了喝,學校就會持續透過校園廣播系統,「42536曾同學,請到體衛組報到」,喝完才能回宿舍,加上每天到籃球場運動,一學期之後,長高了7、8公分,也變得更強壯。

作息規律 早起寫作

曾教授每天都會早起,趁頭腦清醒時寫作,這是從師大養成的生活教育;他說,每位學生都要住宿舍,他就睡在門旁的床位,劉真校長每天清晨6時不到,就到男生宿舍敲門,拉高嗓門叫同學起床,自己也不好意思賴床。

四年求學期間,生活作息很規律,早上6時不到,完成刷牙洗臉,早上6時30分參加升旗,每天晚上10時30分就寢。曾教授說,劉真校長以身作則,是全校師生的榜樣,每人也養成好習慣。

回憶大學時期,包括教哲學的牟宗三教授、教老子的張起鈞教授、教印刷的羅福林教授及系主任顧柏岩教授,都在學問和做人態度上,帶給曾教授很重要的影響。此外,當時校園內各科系名師薈萃,國文系教授陳致平每週末在禮堂講歷史故事、英語系梁實秋老師等,師生關係很好,也帶動校園內的人文風氣,學生耳濡目染下,自然培養了很高的人文素養。

曾教授演講時所熟讀的中國名家經典,更要感謝師大紮實的通識教育;他說,通識課除了國文、英文外,還有論語等四書五經,每堂課都內容豐富,加上自己的教育領域專業,對他在農專、商專等不同單位服務,都有很大的幫助。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汪少倫老師講授「人類幸福之路」課程,說明各國對死後靈魂觀點,當年自己完全聽不懂,39歲那年經歷身體苦難,40歲重拾課堂講義,才逐漸體會人生道理。

39歲那年,是曾教授一生的轉捩點,之前他很瞧不起中國人,認為中國人正事不幹、天天耍花樣,事情弄得亂七八糟,當年在屏東農專服務,不擅於跟同事溝通,工作壓力太大,每晚不能入眠,身體虛弱,爬樓梯都很難。

重拾易經 領悟管理哲學

當時他心想中國人為什麼是這樣子,一念之間,突然想多花時間深入研究,找出其中道理,從書房的書架上,重新翻出易經,才發現中國人是依易經行事,也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悟,更發展出中國式管理哲學。

為什麼要學習中國式管理?曾教授表示,他將風行一時的各種西方管理哲學,融入中華文化特質,強調中國人的事情是西方人摸不透的,因此對中國人的特性和文化背景,提出切合國情需要的管理模式,才會有效。

曾教授解釋,中國人思考傾向「亂中有序」,和西方強調「科學」不同,但西方只強調「理」,遇到變動卻不知變通,中國人以人情為先,比較會變通應對。

曾教授專研中國式管理30餘年,演講場次約3000多場,民營企業從中間幹部到高階主管、總經理及董事長上過管理領導課程,更數以萬計,包括有台積電、IBM、統一集團、廣達電腦、長榮集團。

曾教授是中國生產力中心調查「最受企業界歡迎十大名嘴」、中國企業培訓排名第一講師、南方明珠票選「中國推手十大精英」,也是唯一獲邀中國中央電視台主講《百家講壇》節目的台灣學者。

除了到處演講外,曾教授更深耕學術界,歷任台師大教授、交通大學教授、興國管理學院首任校長,曾榮獲教育部特優教學獎、中正文化獎,流露出以人為本的中國式關懷特質,期望能以文化改善生活、用國學豐富精神,藉由《易經》思想的發揚,幫中國人走出自己的道路。

看見現在大學生不讀書,反而去打工賺錢,曾教授提醒學弟妹,「人生是階段性調整,做什麼就要像什麼,大學生要有大學生的樣子。」(採訪撰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