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5校園記者音樂101張善詩報導】音樂不只可以用聽的,也可以用看的。師大音樂系定期公演15日於國家音樂廳登場,結合管弦樂團浩大聲勢,透過外籍攝影師Alton Thompson的鏡頭,一窺台灣人的生活趣味,讓國家音樂廳內所有觀眾體驗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
節目一開始由音樂會熱門曲目,印象樂派代表拉威爾所改編的《展覽會之畫》開場。此曲原先是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的鋼琴作品,穆索斯基擅長以反覆動機的方式,逐步堆疊音響層次,與歐陸作曲家的風格迥異。在師大音樂系管弦樂團的鋪陳下,投影於布幕上的一張張相片,緩緩開展Alton Thompson眼中的台灣,包括朦朧的山嵐、壯麗的山巒,甚至是凱達格蘭大道上的「藍綠對決」,還有幼稚園孩童的生活照襯托出音樂中歡愉的氣氛,烘烤鮮魚的畫面則呈現灼燒與煎熬之感,呼應詭譎並帶有懸疑氣氛的樂段。
除了藉助相片中的光影變化,凸顯音樂張力的演出形式之外,音樂系副教授趙菁文也嘗試創造新的聲音。趙教授的作品《時間之鏡》分為三個樂章,以預置鋼琴取代管弦樂團小提琴一、二部,以對稱的手法詮釋虛與實。趙副教授表示,她並非更動管弦樂團組成要素的第一人,俄國新古典主義作曲家史特拉溫斯基已有先例,但身為著名音樂期刊《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irft fur Musik)的第一位台灣受訪者,趙副教授希望藉由不斷的嘗試與實踐,開創新的聲音美學。
整場音樂會最後由音樂系聲樂教授薛映東等人,與合唱團合力演唱浦契尼選粹,最後在《光榮頌》等經典曲目中畫下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