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3887人
圖 新聞投稿
2025-05-28
翻譯所洪千惠、錢啓方勇奪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總冠軍與亞軍 展現卓越實力與人文溫度
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洪千惠(左三)勇奪第十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特等獎」(總冠軍),臺師大翻譯所碩士生錢啓方(左二)獲得一等獎(亞軍)。
圖
翻譯所博士生洪千惠上臺領獎。
圖
翻譯所碩士生錢啓方(右二)上臺領獎。
圖
比賽情形
圖
圖
圖
圖
圖

第十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近日落幕,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港澳、美國與新加坡等地的30名優秀選手參加,經過三輪激烈角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洪千惠脫穎而出,勇奪最高榮譽「特等獎」(總冠軍),臺師大翻譯所碩士生錢啓方則獲得一等獎(亞軍),在國際賽事中嶄露頭角,為臺灣及臺師大爭光。

本屆總決賽於2025年5月10日在香港理工大學盛大舉行,臺師大翻譯所學生表現亮眼,歷年十屆賽事中,四度榮獲特等獎最高殊榮,充分展現一貫優異的教學實力與學生卓越的專業素養,穩居華語口譯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這項競賽由廈門大學發起、素有「華語世界最高規格口譯競賽」之譽,今年吸引了來自中國大陸逾200所大專院校的選手參與,臺港澳亦有超過20所大專院校菁英選手報名,最終從數千人中脫穎而出的30位選手,齊聚香港角逐總決賽,競爭激烈。參賽者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更首度有來自美國與新加坡的口譯人才加入。

比賽分為主旨口譯、會議口譯及對話口譯三個項目,以「數位社會」為主題,內容涵蓋當代科技、社會議題與文化交流,不僅考驗選手的雙語轉換能力與記憶力,更要求其具備臨場應變、文化敏感與人際溝通技巧。

經過前兩輪選拔,成績最優異的十位選手在最後一輪「對話口譯」中,必須與AI共同進行模擬口譯,進一步測試其專業能力與人機互動判斷,挑戰難度更勝以往。

「要能讀空氣」──洪千惠奪冠展現人味與臨場智慧

獲得本屆賽事最高榮譽的洪千惠,謙稱原本只是因翻譯所廖柏森老師鼓勵,抱著學習心態參賽。她表示,比賽中最具挑戰的是第一部分的「主旨口譯」,因為不僅無法做筆記,還需即時理解並轉換陌生詞彙,對記憶力與語言掌握度都是極大考驗。

「我記憶力並不特別好,平常會依賴筆記,這次讓我學會更信任自己即時處理語言的能力。」她分享比賽第三部分特別印象深刻,題目靈活多變,甚至模擬講者突然要求不翻譯某段內容,或聽眾表示不懂某個詞,「這些真實世界才會出現的情況,非常有挑戰性也很有趣。」

洪千惠指出,比賽前一週,翻譯所詹柏勻老師特別為參賽學生開設模擬工作坊,對比賽節奏與題型給予深度剖析與指導,受益良多。她也感謝翻譯所完整的培訓系統,包括日常課程資訊豐富,並安排實習機會鍛鍊膽量與應變。

「其實真的沒想到,自己能拿到特等獎,這次選手都非常優秀。我想評審特別看重的,不僅是語言的精確性,還有人味與溝通的溫度。」她指出,在對話口譯環節,評審席背後同步顯示AI口譯結果,選手如何展現出「人與機器的差異」成為評分關鍵,「讀空氣的能力,就是我們最該努力的方向。」

「用現實生活養成反應力」──錢啓方穩健應變勇奪亞軍

同樣來自臺師大翻譯所、奪得一等獎亞軍的錢啓方,則以踏實穩健的風格獲得評審青睞。他指出,本次賽事第三環節的「對話口譯」最具挑戰,除了語言與筆記基本功外,更要因應突發變數。

「比賽時我負責中文翻英,講者突然插話說『剛剛那個不要翻出來』,還說觀感不好。幸好之前在詹柏勻老師的課堂上,就演練過類似情境,當下才能及時調整。」他坦言回頭看可能仍有進步空間,但臨場反應的磨練確實來自日常訓練。

特別的是,錢啓方此次賽前並未額外準備。「我家老三去年12月才出生,這學期忙於課業與家庭,連作業常常都交不出來。」他笑說,自己只是跟著翻譯所的課程踏實學習,沒想到能拿到亞軍獎項,深感榮幸也感謝師長一路指導。

面對AI浪潮,臺師大口譯人才走出新定位

本屆口譯大賽聚焦於AI時代對語言工作者的衝擊,臺師大翻譯所陳子瑋副教授表示,晉級總決賽的每一位選手都具備高度專業能力,並強調與 AI 相比,人類在翻譯過程中所展現的溫度與情感是無可取代的。

洪千惠與錢啓方也不約而同指出,與其視AI為威脅,不如讓AI成為助力。「AI能快速搜尋資料與處理大量語料,但它無法在乎語氣、情境與人的情緒反應,這正是人類口譯最珍貴的價值。」洪千惠強調,人機共存將是未來趨勢,口譯員更需強化人文素養與溝通能力。

錢啓方則謙虛表示,身為初學者,他期許自己未來能善用AI作為幫助口譯的工具,而非被其主導,持續強化基本功與職場適應力。

勇敢逐夢,口譯之路穩步前行

洪千惠期許未來能繼續擔任自由譯者,在實務與研究之間持續精進。「我坐不太住,但很愛學習,未來希望能在學術與業界都有所貢獻,也期待能和更多口譯大師交流學習。」

錢啓方則表示,未來有機會會考慮投入口譯相關工作,但當下仍以完成碩士課程為主要目標,打好根基,穩健前行。

兩位同學均感謝翻譯所師長們的悉心栽培與家人背後的支持。他們的成功,不僅展現臺師大翻譯所教學成果與專業訓練,更為臺灣語言教育與國際交流注入新的亮點。(資料來源:翻譯研究所 / 編輯: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