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980人
圖 新聞投稿
2025-02-20
藝術學院師長校友領軍臺灣美術院 「維度綻放」驚豔法國巴黎 Art Capital 2025
圖
臺灣美術院院士林欽賢(左起)、梁永斐、執行長黃進龍、陳香伶、臺師大新創控股執行長林雅萍、李文謙等前往巴黎參加開幕式。 臺灣美術院/提供
圖
蘇憲法《淨荷》油畫 2025 50F。 臺灣美術院/提供
圖
黃進龍《櫻紅春意》油畫 2024 116.5x80cm。 臺灣美術院/提供
圖
梁永斐《樂之頌》2024 水墨 166x96cm。 臺灣美術院/提供
圖
首都藝術展18日於巴黎大皇宮開展,台灣共有23位藝術家大陣仗參加。駐法大使郝培芝(左5)與駐法台灣文化中心主任胡晴舫(右1)前往致意,與藝術家吳炫三(右5)、梁永斐(左4)、黃進龍(右3)、李文謙(右2)、林欽賢(左2)、陳香伶(右4)、師大控股公司執行長林雅萍(左3)合影。
圖
圖
由法國文化部、法國國家博物館、巴黎市政府、法國4大藝術沙龍等單位共同發起的國際年度藝術盛事「首都藝術展」,18日於巴黎大皇宮正式開幕,展至22日。開幕當天門口出現人龍,參觀者眾多。
圖
巴黎首都藝術展創立於1884年,受到法國總統及文化部的支持與保護,也為全球重要國際藝術沙龍之一,每年吸引約4萬名觀眾。藝術家吳炫三表示,許多藝術界、收藏家、藝文機構人士皆來參加,在此看到彼此的作品,「以畫會友」。

2025年,以臺師大藝術學院美術系師長和校友為核心成員的臺灣美術院,首次參與法國年度最重要的藝術盛事之一「Art Capital 2025 巴黎首都藝術展」,以「維度綻放」為主題,在世界知名的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隆重展出。展期為2月18日至22日,期望透過這場國際級藝術交流,展現臺灣豐厚的藝術文化底蘊,進一步推動臺灣美術與世界接軌。

巴黎大皇宮與 Art Capital 全球藝術殿堂的耀眼舞台

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位於法國首都的文化核心地帶,自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起,便成為國際藝術展覽的重要場域。其壯麗的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建築與玻璃穹頂,不僅見證了法國藝術與文化的輝煌歷史,更是無數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展覽殿堂。

「Art Capital 巴黎首都藝術展」創立於1884年,由法國文化部、巴黎市政府、巴黎第八區政府,以及四大歷史悠久的藝術沙龍(秋季沙龍、法國藝術家沙龍、獨立藝術家沙龍、比較沙龍)共同發起,並獲得法國總統及文化部的支持與保護。這項藝術盛會每年吸引約四萬名觀眾,不僅是法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展覽之一,更是全球藝術家競相參與的國際級藝術交流平台。參展藝術家均經過專業評審嚴格甄選,象徵當代藝術界的高水平與影響力。

臺灣美術院攜手19位藝術家 展現臺灣藝術多維風貌

此次臺灣美術院受邀參展,代表著臺灣藝術躍上國際舞台的一大里程碑。參展藝術家陣容堅強,包括廖修平、江明賢、蘇憲法、鐘有輝、李振明、曾長生、林章湖、郭博州、黃光男、莊連東、黃進龍、林雪卿、梁永斐、黃淑卿、林欽賢、程代勒、蕭世瓊、陳香伶、李文謙等19位藝術名家,作品橫跨版畫、油彩、水墨、複合媒材、書法等領域,展現臺灣藝術深厚的文化根基與多元的創作風貌。

策展人李文謙表示,本次展覽的核心概念「維度綻放」,象徵著臺灣藝術家對於空間、時間、文化與思想的多重探索與詮釋。我們希望藉此機會向世界展示臺灣藝術獨特的語彙與精神,並在這座百年藝術殿堂中留下屬於臺灣的藝術印記。

藝術對話國際—臺灣美術院的全球足跡

臺灣美術院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國際藝術交流,曾於北京中國美術館、廣東省美術館、日本東京松濤美術館、沖繩縣立美術館、大韓民國藝術院美術館、澳洲國家大學美術館、馬來西亞吉隆坡創價美術館等地舉辦大型展覽,廣受藝壇好評。此次進軍法國,標誌著臺灣美術院在全球藝術版圖上又一重要的拓展。

臺灣美術院院長蘇憲法表示,臺灣美術院由一群致力於藝術發展的學者與藝術家所組成,我們希望透過參與國際級展覽,讓世界看見臺灣藝術的成就與獨特性。本次展覽特別感謝中華電信與金寶電子公司的鼎力支持,讓我們能夠以更具國際視野的方式策展,並導入AI技術轉譯,現場提供中、英、法三語語音導覽,幫助全球觀眾深入理解作品的藝術內涵。

本次展覽執行長黃進龍、文化部參事梁永斐、藝術家林欽賢、陳香伶,以及協助策展的臺師大新創控股公司執行長林雅萍亦將親赴巴黎開幕現場,為臺灣藝術家加油打氣。

臺灣美術院的19件作品一字排開,深具臺灣特色。作品吸睛,許多人都停下腳步欣賞。

文化部參事、臺灣美術院院士梁永斐告訴中央社,台灣美術扎根本土,同時吸收國外養分,揉合傳統與現代。「參加首都藝術展除了國際交流外,也著眼藝術產業,希望把台灣畫家的精神和符號傳達至國際,當然也盼旅法的台灣人能來接觸看展」。

梁永斐指出,做外交時文化要先行,比較有穿透力,「台灣是自由民主國家,民主國度思想是開放、多元、不受限制的,這次呈現的作品也都是有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路,越在地就越國際」。

例如林欽賢寫實古典主義的「當靈感來臨時」,或陳香伶透過黑暗中鮮紅刺繡嫁衣來象徵女性壓抑與奮鬥的「烈愛」等。梁永斐的「樂之頌」為書法作品,跳脫傳統技術框架,接軌西方藝術語言,用篆書的型而寓以意,形成抽象語彙。

臺灣美術院執行長黃進龍則說,臺灣美術院2010年成立至今15年,目的除了促進藝術發展外,推動國際交流與台灣能見度也是努力方向。他說,美術院作品常在外國展出,卻首次來到巴黎開拓新土,「在藝術之都呈現臺灣,盼把臺灣特色和藝術能量帶到國外交流,讓大家看見臺灣文化」。

黃進龍解釋,「我們從小受台灣傳統文化薰陶,用自身美學基礎呈現看到的物件,就帶有台灣文化的背景和特色。就如我的『櫻紅春意』,雖主題好似日本,但櫻花在日本有神聖性,大多都是工筆樣式;但對我而言它就是花,詮釋自由度不同」。

拓展國際交流 推動臺灣藝術立足世界

臺灣美術院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國際藝術界的合作,促進藝術產業的跨國交流,並透過多元創作與策展,讓臺灣藝術在國際間佔有一席之地。此次「維度綻放」展覽不僅是臺灣藝術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臺灣美術走向世界的一個嶄新起點。(資料來源:藝術學院、經濟日報、中央社 / 編輯核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