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國際化發展與促進學術合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立「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補助辦法」,鼓勵各系所帶領學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每項計畫最高可獲得新臺幣20萬元補助,若與重點姊妹校進行交流最高補助25萬,成為深化國際合作的重要推力(重點姊妹校請參考國際事務處網頁)。
2024年暑假,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研究團隊與大學部師生共14人前往日本九州大學設計學院,與LOH Wei Leong教授合作,展開機械手臂與VR(虛擬實境)教材設計的學術交流。雙方師生不僅分享實務案例,還透過小組討論深入探討設計議題,激盪創新思維,展現科技教育的多元應用與未來發展潛力。
交流期間,團隊參訪九州大學大橋校區的實驗室與工房,包括人體適應與聲音工程實驗室,以及類似臺師大科技系綜合工場的設計工房。其中,「吸收聲音」的設備讓師生印象深刻,透過拍手測試,清楚感受聲音在不同環境中的變化,啟發對未來環境設計與產品開發的靈感。
此外,雙方還舉辦線上工作坊,邀請來自日本青森、琦玉、兵庫、大阪等地的機器人教育專家共同參與。工作坊以設計為核心,臺師大團隊分享了機械手臂教材的發展歷程、臺灣科技教育概況,以及機械手臂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並與日本師生展開熱烈討論。交流結束後,日本師長更邀請臺師大未來赴日參與機器人競賽,進一步深化合作關係。
本次學術交流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機械手臂的運作原理與實務應用,也促進臺日雙方對科技教育發展方向的探討。機械手臂與虛擬實境的結合,為設計思考與創新應用提供全新視角,激發未來科技教育的新可能。
計畫主持人丁玉良老師表示,團隊此次也向廣島大學的川合教授與松宮教授展示臺師大自主研發的虛擬實境教材,內容涵蓋綠建築、校園導覽及英語教學等主題,期盼未來能進一步展開跨國合作,共同推動科技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這次與九州大學的學術交流,不僅深化科技與設計領域的對話,也拓展臺師大學子的國際視野,提升全球競爭力。2025年下半年赴外交流計畫預計於2025年4月中下旬開放申請,歡迎有興趣的師長踴躍參與,共同為學術交流開創更多可能!(資料來源:國際事務處學術合作組 / 編輯核稿:胡世澤)
補助辦法連結:https://bds.oia.ntnu.edu.tw/bds/web/facultystaff-subsi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