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學院雙語計畫於本學期舉辦三場院級講座及工作坊,包括兩場「ESPecially 4 U」系列工作坊,亦攜手國社學院聯合辦理「國社與音樂學院聯合全英語系列講座」。
ESPecially 4 U 持續加值專業領域英語力 校內外學員獲益良多
「ESPecially 4 U」是針對音樂與表演藝術專業英語設計的系列工作坊,一學年共有四個單元,全程參與的學員可獲頒證書。在11 月28日與12月5日連續兩週四晚上,舉辦了第一、二場,邀請林芷安老師主講「戰勝全英大師班:口音、常用詞彙、系統化事前準備」、「室內樂合作英語溝通零障礙:從基礎相關單字到英語順暢溝通實用句」,聚焦於音樂人日常中最常遇見的使用英語情境:校內外的國際大師班,以及國際交流情境中以樂會友時的室內樂溝通。由於講題定位精準,實用度高,吸引了中小學老師以及愛樂人士報名參加。
在這兩場工作坊中,芷安老師先提供學員基本的詞組與句型,再以小組練習的方式,讓學員們親身進行口說情境練習:藉由講師由淺入深的漸進式課程設計,在「暖身」過後,接軌到口說情境的小組練習。由於講師強調「有付出才有收穫」,學員們必須向老師展現練習的成果,才能取得老師精心編輯的音樂英語中英對照詞彙表。在第二場中,芷安老師設計了小遊戲,確保同學可以經歷特定對話情境,以便練習句型,不僅增添了工作坊的趣味,也提高了挑戰程度。學員們都十分投入,從問卷調查中可以看出他們對講座內容的肯定:「提供各種自學資源,老師講英語速度適中,口齒清晰」、「授課講師舉例參加大師課前的準備工作,有啟發作用。」等。
在應用英語系授課的音樂學者 為師大雙語教育注入跨域新氣息
除了推動專業領域英語學習,音樂學院雙語計畫亦規劃了跨域的藍圖,試圖引導同學在不同領域間激發對知識的渴求,進而精進英語。由於音樂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因此選擇與歐文所、東亞學系的學科領域進行連結,與國社學院聯合主辦系列講座,邀請丹大維博士(Dr. David Dennen)主講第一場「歐洲浪漫主義以及對意義的追尋」(European Romanticism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由於講題的跨域屬性,吸引了一些文學院等校內外師生報名。
講師以音樂家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和畫家透納 (Joseph M. W. Turner) 做比較,從音樂與繪畫的角度探討創作過程中的異同,見解令人耳目一新,啟發聽眾對藝術與人生哲理的思考。身為應用英語系教師與 podcaster,丹大維博士以其抑揚頓挫且富有感染力的英語聲調,成功吸引聽眾的注意力,使人捨不得漏聽一字一句。此外,他在講解中運用了簡潔有力的語言,並巧妙地結合音樂與繪畫的例子來輔助說明。
同學們表示:「用音樂舉例配合英文講解,更能理解英語。講師的語速從容,使我能跟上其語速理解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講座的學術價值也獲得專家的認可,應邀前來的英語系蘇子中教授對演講內容深表肯定,認為丹大維博士闡述藝術與文化互動的視角相當有趣。
音樂學院將持續開設全英語講座及工作坊,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並滿足學生對多元學習的需求以及對不同領域創新的想法。
相關新聞:
音樂學院ESP工作坊挑戰用英文撰寫樂曲解說 加拿大作曲家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