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下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國際鋼琴大師安德拉斯·席夫(András Schiff),於臺師大音樂學系演奏廳舉辦大師班,吸引校內外眾多師生熱情參與。席夫以其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幽默的教學風格,為聽眾們帶來了一場既具啟發性又充滿情感的學習體驗。
英國籍匈牙利裔音樂家席夫是當今最受尊崇的鋼琴家之一,以對巴赫、貝多芬、舒伯特及其他德奧作曲家作品的權威詮釋著稱。他曾多次獲得國際大獎,包括葛萊美獎及倫敦皇家愛樂協會金獎,並於2014年由英國女王授予爵位。席夫的演奏風格被譽為「音色的鍊金術」,以透明而純淨的音色,將複雜的音樂語言轉化為清晰的情感表達,細膩中蘊含哲思,兼具理性與感性。他的音樂彷彿在回顧生命的旅程,平靜中展現出經歷歲月洗禮後的智慧與淡然。
國際鋼琴大師席夫蒞臨 展現深厚音樂涵養
這場大師班有兩位音樂系碩士班學生林晏筠、周柏宇接受席夫大師的指導,分別演奏舒伯特《G大調鋼琴奏鳴曲,D.894》第一樂章,以及貝多芬《C大調第21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第一樂章。席夫透過生動的講解與示範,引領學生探索音樂的表現力(expression),完美闡釋了音樂的藝術。
大師班進行時,氣定神閒的席夫刻意坐在第一排的角落聆聽學生演奏,再給予指導與回饋。席夫很重視音樂的背景與樂曲結構,他除了以貝多芬和舒伯特為例,探討兩位作曲家的關聯,還提醒學生須了解作曲家創作時所使用的樂器與特性。他也強調對樂譜細節的理解與想像,例如貝多芬手稿中的力度標記以及如何讓聲部間似各種樂器般進行對話。當然,他更關注音色與觸鍵,例如以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譬喻觸鍵的速度,以展現音樂的稜角與張力,還包括踏板的使用。他也說:「節奏就是心跳」,而非依賴機械的節拍器,令人莞爾一笑。
接受席夫大師指導的林晏筠認為,這次寶貴的經歷讓她對音樂的理解更上一層樓,例如大師強調音色的塑造與節奏感,並提醒注重曲子的流暢性而非僵化的表現。席夫大師引導她在音符間找到情感的連結,使音樂更具生命力,也讓她學習如何透過音色變化來傳遞力度與情感的層次。對她而言,席夫大師的指導不僅為她帶來技術上的提升,更讓她體會到音樂表達的精深,激勵她以更加執著和專業的態度投入音樂演奏。
周柏宇則表示,能夠當面向席夫大師學習,有如美夢成真,也讓他體會解讀樂譜精髓的重要。50分鐘的課雖然轉瞬即逝,但收穫滿滿,是他永遠銘記在心的回憶。
臺師大音樂學院陳曉雰院長特別歡迎席夫大師,再次以講座教授身分蒞臨,師生倍感尊榮,也感謝音樂系歐陽伶宜主任的精心策劃,以及陳冠宇教授促成這場撼動心靈的音樂盛會。大師班結束後,聽眾們帶著幸福與滿足步出會場,回味茶香般的溫潤醇厚,在冷冽的寒冬中感受一抹溫暖。(撰稿:音樂系吳苡可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