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女一舍11月27日舉辦「澆綠不焦慮,拈花惹草趣」工作坊,邀請園藝治療教室NEIGHBOR FOREST創辦人陳佳歆老師,帶領住宿生手作植物生態瓶,活動過程中,每位住宿生用心規劃屬於自己的迷你森林,藉由觸碰植物、思考擺設,達到療癒與紓壓的功效。
女一舍113學年輕書院活動規劃皆圍繞著「家」的主題,說到家,一定少不了植栽的存在,透過綠意的聯結,讓住宿生將「宿舍」與「家」做聯想,產生如同家的安全感及認同感。在活動裡,每位住宿生除了製作自己的微景觀生態瓶,並共同創作大型生態瓶,增進住宿生之間的溝通技巧、合作精神及社交體驗,成品未來將會放置於宿舍大廳供大家觀賞,女一舍李奕萱經理表示:「生態瓶上方會加上燈飾,象徵家裡永遠都留有一盞燈給孩子們。」這樣的擺設,相信能讓住宿生更能體會到女一舍的「家」味。
陳佳歆老師在活動中,帶領住宿生認識園藝治療,透過觸覺、視覺以及嗅覺達到感動,從每天照顧植物、觀察其成長的過程裡獲得療癒。陳老師提出「親近自然,是人類基因原始的天性」的觀念,生態瓶的存在,如同讓住宿生們在自己的房間裡,收藏著一片迷你森林,每天被這片綠色天地治癒。
這場活動的舉辦也讓住宿生對於女一舍有了新的感受。國文117級趙芷靖說:「做為一位新生,還不是很適應環境,但透過植物讓我與這個環境產生聯結。」透過女一舍宿委會細膩的思緒,將植物帶進住宿生們的內心,激盪出綠色漣漪,相信植物存在於宿舍的環境中,對於住宿生心中安全感的提升,起了一定的作用。
此外,生態瓶的製作,讓住宿生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自我空間,「我很專注地在妝點它,完全忘記生活上的煩心事。」歷史系碩四廖同學說道。這場工作坊適時調適住宿生因接近期末焦慮的狀態,轉移了住宿生們的焦點,使緊繃情緒得以舒緩。這即是陳佳歆老師所說的園藝治療的功效,反映出植物與人類共存的精神。
活動結束前,陳佳歆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植物版心理測驗,測試大家的性格和哪種植物相似,並拿出各個植物對應的精油,讓住宿生們感受相似「自己」的植物味道。味道的記憶加深了住宿生對於住宿的情感連結,「家」的形象也因此更加具象化。
本次女一舍宿委會舉辦的工作坊活動,將「森林」帶入住宿生的生活空間,讓住宿生們在繁忙中仍能保有一方自在自適紓壓之地。往後女一舍將持續以「宿舍即是家」為目標,提供住宿生更多的情感輸出、與壓力調解之天地,讓宿舍成為「家」一般的存在,增進住宿生的認同感及安全感,創造人生中美好的住宿體驗。(撰稿:女一舍宿委會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