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835人
圖 新聞投稿
2024-12-06
特教中心推出特殊教育創新方案 提升心智障礙青年生活品質與就業能力
圖
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成立50年來,持續推動臺灣特教的創新與進步。今年2月,在雙北市教育局支持下,試辦「心智障礙者中學後轉銜方案」,並於50週年慶由現任特教中心主任胡心慈教授(中)發表成果。
圖
在進修推廣學院師大會館進行房務工作訓練
圖
辦公室事務工作訓練。
圖
參加資源教室辦理烘焙手作活動
圖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師生團隊帶領每週體適能課程。
圖
大學部旁聽課程-特殊教育學系資源教室方案與經營。
圖
參加校園活動
圖
夥伴同學聚餐活動。
圖
台北富邦銀行企業參訪及職場體驗。

臺師大特殊教育中心成立50年來,持續推動臺灣特教的創新與進步。今年2月,在雙北市教育局支持下,試辦「心智障礙者中學後轉銜方案」,並於50週年慶發表成果。此方案結合專業團隊與生態支持系統,提供高中畢業的心智障礙者體驗大學生活的機會,並運用大學與社區資源,幫助學員提升自我決策能力、社會參與度與就業準備度,轉銜至職業重建中心繼續輔導就業。試辦一年成效斐然,學員和家長對方案的滿意度高達95%,希望這套模式成功後能向全國推展,讓更多心智障礙者的家庭受惠。

理論與實務結合 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方案建立以「學員為中心」的生態支持系統,透過個案管理模式,由博士級講師團隊提供專業指導,結合大學資源,為每位學員設計量身定制的參與計畫。每週旁聽兩門大學課程,老師將全體同學分成六組,每組有一位心智障礙夥伴同學,同組同學為他們簡化老師講義為易讀版,並準備上課學習單,一起討論功課準備報告。

學員下課後也有機會一起逛校園或聚餐,並有體育系同學帶領學員,使用學校的智能運動室加強體能,進修推廣部提供師大會館房務整理的練習機會。其他時間則由特教老師針對需求開設生活管理、社會技巧、及職業教育等課程,並有許多參與校園活動、參觀社區資源中心,以培養自我決策能力及擴展視野的機會。

家長學員滿意度高,從小地方見真章

學員及家長在期末滿意度回饋表中,對於方案各項規劃滿意度高達95%,回饋及反映意見亦相當正向。學員表示,生活管理與問題解決等方面都有具體進步,透過與同儕互動,不僅習得新知識,還增加了社交能力與自信心,這些成效不僅在學習上,更在日常生活中產生了積極影響;期末與期初的學員能力評估表比較,家長評分的分數也有明顯提升。

例如有一名中度自閉症青年,在家一向很安靜不太說話,父母最擔心有時看他悶悶不樂,甚至情緒爆發也不知是何原因。有一次上課時他逕自往教室外走,授課教授問他「你要去哪裡?」,他回答說「黃燈」,原來他學會了「情緒表達紅綠燈」,知道自己在黃燈狀態就要出去走走,免得進入紅燈狀態就不可收拾,過一會兒他就進教室繼續上課。

本學期,他旁聽了難度更高的資優學程課程,並主動向父母表示,「我不想上這堂課」,他能清楚表達想法,展現出自我決策的能力,個管老師也立即尊重他的意願並進行調整。還有學員在此學會適當的利他行為,例如下雨時會互相幫忙,有傘的同學主動陪沒帶傘的同學,一起前往公車亭等車;有的學員則在方案中學會更獨立,例如勇敢地在師大校園內點餐吃飯再回家,這些改變讓家長們感到既驚訝又欣慰。

融合教育與終身學習

現任特教中心主任胡心慈教授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讀大學,也不是每個人18歲高中畢業就準備好可以就業,但每個人一定都有潛能可以發展,我們希望搭建一座橋樑,讓這些心智障礙者可以通往更開闊的世界,成就一個孩子也就是成就一個家庭,因此我們持續引領特教界關注終身學習的新議題。」

聯合國通過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24條「教育」,明確指出:「締約國應確保於各級教育實行融合教育制度及終身學習。」臺師大特教中心秉持50年來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的精神,致力於推廣身障者「有系統的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此方案,學員能夠在支持性的環境中持續學習與成長,並為更多心智障礙者及其家庭帶來希望與改變。(資料來源:特教中心 / 編輯核稿:胡世澤)

延伸閱讀》特教中心50周年傳承與開展 引領國內特殊教育發展 接軌國際社會世界潮流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