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攜手臺灣大學與臺灣科技大學,於11月10日至17日選派優秀學生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參與交流研習。本次訪團由臺師大前副校長、資訊工程學系李忠謀教授擔任團長,由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吉曼邦阿布都.阿濟茲親王親自接待,行程包含參訪沙迦大學(University of Sharjah)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業界優秀青年及大學生交流,為此行增添極高的國際交流意義。
多方合作共同促成
本次研習營由阿布都.阿濟茲親王規劃行程,臺師大負責統籌策劃三校學生甄選事宜。研習以環境永續、領導力培育、科技創新與文化交流為四大核心議題,行程規劃涵蓋產、官、學多面向交流,包括參訪博物館、當地大學校院、新創產業園區,以及深入當地家庭互動等多元活動。
臺師大副校長陳焜銘於行前說明會上表達對外交部協助的感謝,肯定其對臺師大的信任,並期許學生透過此行收獲豐富的學術與文化交流經驗。團長李忠謀教授也提到,此次甄選報名人數遠超預期,競爭激烈,充分展現三校優秀學生的熱情與實力。
多元活動拓展視野
此次訪團行程豐富多彩,包含沙漠營地的沙浴與觀星體驗,Al Zora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划獨木舟與植樹活動,師生體驗親手種樹,實踐對生態永續的承諾。此外,訪團透過參加YOUTH HUB的科技研討會及參訪沙迦大學城,圍繞環境永續、藝術、資訊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與意見交流,並藉由團康活動與當地青年一同培養領導力與合作能力。同學們還參觀杜拜的未來博物館及哈里發塔,從不同角度體驗結合創新與傳統的現代化城市風貌。
同學對於YOUTH HUB與青年的相互交流,感到印象深刻,臺師大地理系林威廷表示,沙漠永續實踐對其未來課程及活動設計具有極大啟發;臺科大資工系陳睿均表示,與當地學生討論中,對阿聯電子發票推行的探索與臺灣成熟的電子載具經驗互相激盪;臺師大人資系郭昕宇則針對缺工議題,與阿聯青年探討外籍勞工的勞動權益保障。
文化交流啟迪思維
訪團亦深入體驗當地文化,從阿吉曼魚市場、清真寺的宗教禮拜到沙迦傳統聚落的生活交流,同學們充分感受到阿聯文化的熱情與深度,並體驗伊斯蘭生活模式中宗教與日常作息的緊密聯繫。臺大地理系鄭兆佑表示,地理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習慣與文化特質,例如,穆斯林禮拜前的用水淨身儀式、沙漠環境造就的文化特色,以及偏好白色或淺色系服飾等,都反映出地理因素對生活的影響。
此外,臺師大人發系郭昕宇與臺科大資工系唐于硯認為,從男女互動及生活細節中,能看出男性對女性的尊重,例如在搭乘電梯時,女性享有優先權,且未經女性同意,男性不得搭乘同一部電梯,突破以往觀感。
學習成長收穫豐碩
研習營團長李忠謀教授表示:「我國學生學習力強,儘管交流時間僅有一週,同學們已對阿聯的文化有了深刻理解,並在適當場合提出與我國文化的相似與差異。在與阿聯青年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同學們積極提問及熱烈回應,此次交流不僅有助於提升同學們的國際視野,也成功展現了我國文化與教育的亮點。」
訪團學生表示,感謝學校提供的機會還有外交部從旁的協助,讓青年也能參與並促進國際交流。研習營結合自然、生態、歷史與現代文化元素,讓他們深入探索阿聯的多元面貌。此行不僅大大提升了專業知識,還拓展了全球視野,並在培養領導力、促進跨文化交流及拓展國際視野方面,收穫豐碩。(資料來源:國際事務處及訪團學生 / 照片:李忠謀老師及訪團學生提供 / 編輯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