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教育學界年度盛事「113年度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11月23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登場,上百位學者在會中提出聯合宣言,呼籲並提出整合學校、社會與家庭教育,培養全方位的人才;運用人工智慧協助高等教育轉型,發揚終身學習的精神;強化師資供需控管,並增加專業伴陪與輔導資源,以及建立國家學歷中心,提升我國教育品牌價值等四項建議,期盼打造未來教育的幸福工程。
今年年會共有三任教育部長到場,包括現任部長鄭英耀、前任部長曾志朗和吳清基,與現場約百名教育界人士一同討論教育議題。臺師大劉美慧教務長是中國教育學會理事長,她說明,各教育學術團體在年會上充分交流,並由鄭英耀部長及吳清基名譽教授分別頒發木鐸獎及服務獎給各團體有功成員。
鄭英耀部長表示,臺灣學生在許多國際評比中表現亮眼,這些都是數萬名老師默默為臺灣培養人才的成果。而科學心理學150年來的研究,唯一共識就是每個人都存有差異,因材施教就是教育的重點,但如何落實卻具有難度,關鍵在於確保優質的教育品質。醫界近年提出「精準醫療」,教育也應建立個別化的學習診斷評估系統,透過方法論和科技,協助老師快速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鄭英耀部長進一步說明,面對社會與產業的快速變化,以及科技帶來的挑戰,師資培育多元化走過30年,現今師培模式如何跟上時代需求,應該要具備更快速的想像,同時以友善的教學輔導機制來支持老師,期待臺師大能有更多的發展與推動。
鄭英耀籲從社會情緒學習 涵養青少年同理心
鄭英耀部長也提到近來社會討論的霸凌事件,他指出,防治霸凌與創造友善學習環境,讓每一位青少年朋友與老師、學生能夠安心學習是校園的重要工作,同時對於青少年的情緒議題,也許可以從更軟性的藝術教育切入,因為透過藝術的接觸與活動,青少年相當程度能夠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察覺,以及對角色的模擬開始進行學習,進而培養出同理心與社交能力。
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副校長表示,在少子女化和產業轉變下,新一代對投入教職「有些卻步」,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畢竟沒有好的老師,就不會有好的教育。他呼籲各界一同思考,如何改善教育的環境,並提升教師的社會形象。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致詞時,以嘉義市中央廣場近來出現大量蚯蚓的新聞為例,這些訊號顯示人、地、天都在變,教育最重要的是去瞭解新的孩子該如何學習,如何傳承社會經驗,期盼教育研究者能不斷提出新的觀點。
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登場 呼籲打造全方位教育幸福工程
教育學術團體以「面對動盪世界 開創教育幸福」發表大會宣言,首先是結合台灣的學校、社會、家庭教育,形成相輔相成的體系。第2點為善用生成式AI(人工智慧),建構終身學習社會。第3點是針對近年各縣市大量增加正式教師員額,教育學術團體認為雖能緩解儲備教師和代理教師比率過高的問題,卻也對師培體系造成衝擊,並衍生適應不良師資的協助與安置等議題,期盼長期建立「量穩而質優」的培育和調控機制,並重視在職教師的專業輔導。
第4點是因應國際化趨勢,建議參考「歐洲高等教育學歷認可公約」、「亞太地區高等教育學歷認可公約」等模式,設置國家學歷中心,提供跨國學歷比對資訊。一方面可讓台灣的高等教育學歷資訊更加公開透明、品牌價值更容易流傳,也可作為企業聘僱持國外學歷者的參考依據。(資料來源:中央社、教育系提供 / 編輯核稿:胡世澤)
20 |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序次 |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 木鐸獎 得獎人名單 |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 臺灣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 中國測驗學會 |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事務學會 | 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 高雄市教育學會 | 中國教育學會 | 學會名稱 | |
李雅婷 | 簡馨瑩 | 林碧珍 | 黃月純 | 林宗儒 | 陳惠萍 | 張郁雯 | 黃耀農 | 李銘杰 | 張美珍 | 陳月端 | 胡茹萍 | 陳忠慶 | 何希慧 | 陳明聰 | 顏世慧 | 歐陽誾 | 王櫻芬 | 莊勝義 | 秦夢群 | 木鐸獎得獎人 | |
40 | 39 | 38 | 37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 序次 | |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 | 臺灣高齡自主學習團體發展協會 | 臺灣教育哲學學會 | 111 教育發展協進會 | 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 中華創意教育學會 | 臺灣服務學習學會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 K D P 國際教育榮譽學會臺灣分會 | 臺灣高等教育學會 |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 |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 | 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 臺灣性教育學會 | 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 學會名稱 | |
邱昌其 | 蔡志賢 | 陳欣蘭 | 洪如玉 | 高家斌 | 曾怡惇 | 黃思華 | 卓妙如 | 吳俊憲 | 邱英浩 | 黃月純 | 張志明 | 蕭霖 | 趙子嘉 | 黃玉枝 | 楊洲松 | 鄭威 | 鍾明倫 | 張玉茹 | 王智弘 | 木鐸獎得獎人 |
20 | 19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序次 |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 服務獎 得獎人名單 |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 臺灣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 中國測驗學會 |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事務學會 | 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 高雄市教育學會 | 中國教育學會 | 學會名稱 | |
蘇建元 | 何昆益 | 李良娉 | 江綺雯 | 陳碧雯 | 陳彣蕙 | 江培銘 | 吳建億 | 紀櫻珍 | 翁健銘 | 簡宇泰 | 宋修德 | 林慶宏 | 林芳伃 | 佘永吉 | 沈軍廷 | 林秋斌 | 姜兆眉 | 邱侶文 | 余穎麒 | 服務獎得獎人 | |
40 | 39 | 38 | 37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 序次 | |
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社團教育學會 | 臺灣高齡自主學習團體發展協會 | 臺灣教育哲學學會 | 111 教育發展協進會 | 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 中華創意教育學會 | 臺灣服務學習學會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 K D P 國際教育榮譽學會臺灣分會 | 臺灣高等教育學會 |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 |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 | 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 臺灣性教育學會 | 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 學會名稱 | |
黃淳亮 | 姜雅惠 | 李嵐潔 | 何佳瑞 | 游子賢 | 張弘昌 | 李嘉玲 | 何守中 | 王一安 | 李權倍 | 羅智塘 | 江淑真 | 黃建皓 | 陳秀潔 | 呂淑芬 | 吳宥璇 | 吳文琪 | 張晏豪 | 彭韶竹 | 洪乙芹 | 服務獎得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