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師大歷史學系於2024年11月7日在臺師大進修推廣學院舉行「中研院院士系列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李豐楙教授以「遊移於儒佛之間—道教的定位」為題,深入探討儒、釋、道三教之間的互動,及其對文化與社會的深遠影響。
李豐楙院士以「文化百寶箱」為開場,強調道教作為文化資產的重要性。他表示,「寶」象徵經歷時間洗禮且極具價值的經典文本、歷史文獻與實踐經驗,而道教長期以來在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奠定了許多文化與社會現象的基礎,對當代社會的塑造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以「三元經」為例,李院士探討道教倫理學中罪與罰的概念,並強調通過神道對三界善惡的審判進行教化。他在儒家「恥感文化」的基礎上,提出補充漢民族宗教倫理的「罪感文化」,強調宗教教義面向的是芸芸眾生,強調人人平等,容許眾生犯錯,而儒家的「學生」則具有選擇性,最終形成了恥感與罪感並行的文化模式。
談及宗教與地域的關聯,李院士指出,佛教在融入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被中國文化所吸納。他進一步以臺灣的「謝土慶成」儀式為例,剖析土地倫理與道教文化的深厚連結。他強調,謝土儀式體現了臺灣人民對自然環境與神祇的敬畏,並避免破壞環境或觸犯禁忌,這正是道教在地方文化中所展現的倫理價值。
李院士深入剖析「與道合真」的丹道修煉身心觀,指出道家與道教之間的內在聯繫。他闡明,儒、釋、道三教在宋代易學的交會中互有影響,並強調三者在「常」與「非常」的生死議題與精神內涵上各有其獨特的異同。他認為道教貫穿人類生前至死後的化解過程,「道」不斷在公與私領域中以各種形式進行變動,以此提出「道」與人類的文化根基息息相關。李院士也提,人在修行中需擁有一顆把握當下的心,從而使玄德與善念如春芽般萌發,最終成長為大樹,道教則依托人類的「慈」心發揮「慈德」,積極促進人的內在發展。
在講座的最後,李院士闡述了道教在儒、釋、道三教的融合中,如何展現其生死智慧。他指出,儒釋道三教並非相互取代的關係,道教並非全能,而是通過複合方式彌補其他兩教的不足。道教的獨特價值在於其堅持不變的核心特質,並以「陰陽互補」的文化思維為基礎,調和先天與後天、身心與性命,發揮其獨特的調和作用。
歷史學系吳有能主任表示,李豐懋院士不僅是道教研究的權威,更是卓越的文學批評專家,具備跨界貢獻。他讚譽李院士是當代「斜杠專家」,研究領域廣泛且深入,致力於推動宗教教育與道教學院的發展,將道教思想與文化傳播至社會各層面。吳主任強調,此次講座不僅深化了師生對道教文化的認識,更為宗教研究提供嶄新的視角與啟發。 (撰文:校園記者 歷史116胡佳萱/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