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於11月13日舉辦「跨國交流中的教育外交」講座,邀請臺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校友、國立中正大學詹盛如副校長分享教育外交的研究與見解。期待本次講座能激發師生對臺灣國際教育角色的思考,並探索教育外交的多元可能性。
講座開場由臺師大師資培育學院副院長葉怡芬教授致詞。她表示,詹盛如副校長不僅在學術領域表現優異,更曾榮獲臺師大亮點校友的殊榮。亮點校友計畫由教育學院各系所依據「學術研究、教育耕耘、產業實務、社會公益、多元貢獻」等五大類標準遴選,表揚在教育及相關領域中具卓越貢獻的校友,期望為在校學生提供學習榜樣,激勵學子向卓越邁進。
詹副校長在分享中回顧了自己的成長與求學經歷。他談到自己從南部來到臺北後,逐步了解這座城市,並進一步拓展對世界的認識。在攻讀碩士學位時,對「國際」二字的興趣逐漸深化,他強調,國際教育和教育外交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鼓勵學生們要勇於探索世界、擁抱多元文化,並對未來充滿熱情。
講座的重點圍繞在教育外交的內涵,詹副校長表示,臺灣作為已開發國家,應對國際視野進行重新定位,臺灣各級學校推動國際交流及雙語教育,將有助於深化國際合作與教育外交的發展。目前臺灣在全球的外交重點之一是推廣華語文教育,他提到,許多國家希望減少孔子學院的影響,並願意與臺灣合作,引進臺灣的華語文師資與教材。
在座談環節中,與會師生就如何在國際交流中強化臺灣特色進行討論。詹副校長建議,在選擇外交禮品時,應以能體現臺灣文化精髓的物品為主,例如臺灣茶葉或手工藝品,這些禮物不僅實用,還能讓受禮者感受到臺灣的溫度與人文特色。
此外,他認為,臺灣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例如世界知名的醫療體系、獨特的登山步道與賞鳥景點等,都是展現臺灣多元魅力的重要途徑。他鼓勵與會者思考如何利用這些資源,深化教育外交的內涵,讓臺灣在國際社會中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講座透過詹盛如副校長的深刻見解,不僅讓參與者對教育外交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對如何在國際上發揮臺灣特色與優勢有了更多的思考。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教育外交將成為未來國際合作的重要橋樑,期盼師生能從中汲取靈感,勇敢探索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撰文:校園記者國文116鄭詠婕/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