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年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於10月18日在臺東縣立體育館舉行,本次由麥劉湘涵教練領軍,帶領師大體操團隊取得4金8銀6銅的好成績,其中包含國小男低年級及國中男成隊金牌、高中女成隊銅牌及大專女成隊銀牌,驗證小師大體系川流不息。麥劉湘涵教練從2013年接手小師大,透過不斷的磨合學習成長蛻變,將11年來的努力化成甜美果實,也成為體操團隊最強大依靠,證明自己執教實力。
「品格是成功的基石,小師大從小養成自治自律,善於安排學習進度,穩健達成目標。」翁士航教練表示,臺師大體操隊從2013年建立小大師人才培育系統,從國小到高中建立一個無堅不摧的團隊,每個階段都有領導人不斷透過會議溝通討論,再透過以賽代訓去檢視成果,讓師大體操人才濟濟,站穩國內龍頭地位。
小師大系統 開啟體操新時代
這次橫掃國小男低年級組2金3銀2銅的黃世賢,是讓人眼睛一亮的體操新星。小小年紀就要適應規律的訓練生活,要適應無數次的失敗,只為了一次完美落地。這次的好成績除了肯定之外,更多的是加深了學習體操的意念
今年國中男子組大放異彩,由有國際比賽經驗的陳定揚領軍,攜手鞍馬金牌林恩仰、單槓銀牌趙庭諒、殿軍趙庭寬及地板殿軍蘇正熙,成功拿下成隊金牌,開啟屬於他們的黃金時代。小師大選手具有遠見,把目標設立在國際賽,並透過與教練溝通對話一步步達成目標。
「先是團隊才是個人。這次拿下成隊第一,對我鼓舞很大,代表小師大選手在各項都領先群雄,在未來國際賽事選拔佔有優勢。」趙庭寬這麼說。「鞍馬要做的有質感,需要注意很多細節。從觀摩國外選手開始,進一步跟教練討論設立目標,循序漸進達成夢想動作。
「錄影回放互相討論,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因為體操是個扣分運動,就算難度達成,如果細節做不好,還是沒用。」趙庭諒這麼說。拿著金牌卻沒有忘記小學全錦賽失利的慘痛經驗,體操是殘酷的競技運動,適者生存。「在失敗的當下,想的是我不想放棄我最熱愛的體操,體操對我來說是個戒不掉的癮。在體操的世界,我才是陳定揚。」
品格態度是刻在骨子裡的師大基因,自律是體操選手的基本要求。學生體操選手要面臨強大的體操訓練及升學壓力,小師大因為有不同階段選手共同訓練,能彼此鼓勵互相扶持,穩健往目標邁進。
趙庭諒分享:「在小師大可以將夢想變成目標,體操隊是通往國際的道路,因此我們還會利用僅剩的假日學好英文,為進軍國際作準備。在學校我就是積極備戰會考的國三生,在師大就是有品格的體操選手,做好本分。」
多方資源進駐 教育傳承體操選手成就師大價值
每一個偉大運動員背後,都有無數個嚴謹且全年無休的後勤團隊支持著,每一個基層教練的需求應該被看見,因為光環與榮耀屬於團隊。
為了培育世界級的競技體操選手,臺師大競技系鄭景峰教授、翁士航副教授、體育系李恆儒副教授,偕同臺科大電子工程系林淵翔教授,承接為期4年國科會「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透過科學監測掌握運動選手生理狀態並透過影像分析,找到完美落地成功模式。
「在小師大,教練關心並熟知我們的身體狀態,地板練習對於腳的壓力很大,在我們肌肉不適時,給予彈性更換適合訓練項目。然而,體操拉扯方式跟一般人不同,醫生無法準確判定受傷位置給予適合治療,需要教練判讀。」蘇正熙這麼說。翁副教授看到運動選手醫療需求,在2024年成立「台灣國際科學醫學會」,協助現場醫師增加臨床經驗,給予選手優質照護。
「師大器材新穎,擁有國際賽事等級體操器械,做起動作來更安心,維持體操感覺。然而,教練常常要身兼多職,希望能增加教練數量。此外,體操消耗性器材,如手皮、貼紮及營養品等常常供不應求。」林恩仰這麼說。
「培育一個頂尖選手需要成本,培育一群體操選手需要企業與國民的共同幫忙。臺師大為臺灣體操人才搖籃與推手,為了培育更多體壇新星,增加教練選手比例,資助優秀選手出國比賽,為國爭光。我們將開設體操捐款計畫,歡迎企業及國民資助,成為孩子背後的光。」翁副教授這麼說。
世代交替 麥劉湘涵教練獨當一面展現新風貌
「體操生涯從開始就在倒數 ,真正落實成功模式並推廣,傳承到下一代才有教育意義,也符合師大精神,感謝師大成就麥劉湘涵,我將帶著養分,持續為師大培育更多優秀人才。」麥劉教練這麼說。
若將翁士航教練比喻為航海王,那麥劉教練就是領航員。「培育優秀教練需要學徒制,從模仿好的教練開始,給她足夠資源並協助她領導團隊,最重要的是毅然決然的放手,讓她飛得更高,帶領後輩航向更湛藍的未來。」師大體操團隊,因為無我的奉獻精神,讓青出於藍的後輩能閃耀登場,完成世代傳承。(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
113年全國競技體操錦標賽成績總表:
組別 | 競賽項目 | 姓名 | 成績 |
國小低年級男子組 | 成隊 | 黃世賢、黃晞宇、高宇麒 | 第一名 |
個人全能 | 黃世賢 | 第三名 | |
地板 | 黃世賢 | 第二名 | |
鞍馬 | 黃世賢 | 第二名 | |
吊環 | 黃世賢 | 第三名 | |
雙槓 | 黃世賢、高宇麒 | 第二名、第三名 | |
單槓 | 黃世賢 | 第一名 | |
國中男子組 | 成隊 | 林恩仰、陳定揚、蘇正熙、趙庭諒、趙庭寬 | 第一名 |
個人全能 | 陳定揚 | 第三名 | |
鞍馬 | 林恩仰、趙庭諒 | 第一名、第二名 | |
吊環 | 陳定揚 | 第三名 | |
雙槓 | 陳定揚 | 第二名 | |
單槓 | 趙庭諒 | 第二名 | |
國中女子組 | 地板 | 陳洛臻 | 第三名 |
高中女子組 | 成隊 | 鄭瑀喬、余羿禾、高祺媛 | 第三名 |
平衡木 | 高祺媛 | 第二名 | |
大專女子組 | 成隊 | 曾華蒕、劉友馨、吳亞霓、黃亭捷、孫家儀 | 第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