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事務處「推動國際合作交流補助」及「113年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音樂遺產與文化再造國際合作計畫」的支持下,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以下簡稱民音所)許馨文副教授率領助教與12位研究生組成的臺師大民音所樂團(NTNU GIEM Ensemble)於7月中赴芬蘭進行國際交流,除了參訪全球知名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Sibelius Academy),亦受邀於考斯提能民謠音樂節(Kaustinen Folk Music Festival)演奏、演講並進行工作坊,透過講談與展演向來自歐、美、亞、非等地的藝術家、學者與音樂愛好者引介臺灣音樂與文化。
此行民音所師生參訪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成立於1882年,目前隸屬於赫爾辛基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rts Helsinki),是國際上首屈一指的音樂與表演藝術人才培育機構,在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音樂類」受評鑑的1,803個學校中名列12,在「表演藝術類」受評鑑的2,009個學校中則名列13;考斯提能民謠音樂節是芬蘭規模最大的民謠音樂節,自1968年成立以來,每年為期7天的活動有超過1000個節目,20多個演出空間,吸引超過4萬名觀眾。
許馨文副教授曾學習芬蘭民謠並於當地進行長期的田野調查,112學年度第2學期他與芬蘭民謠中心(Finnish Folk Music Institute)附屬樂團達拉利(Tallari)成員合作開設「世界音樂(一)」,課程中多位芬蘭資深音樂家以視訊方式參與實體課程,帶領師生學習芬蘭民謠與傳統樂器的演奏方式。修課學生於6月初民音所舉辦的「聽見阿勃勒樹上的杜鵑-芬蘭之夜音樂會」中展現學習成果,演出多首芬蘭歌曲與器樂作品。
此行民音所師生在芬蘭民謠中心副製作人Sanni Virta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位於赫爾辛基音樂中心(Helsinki Music Center)的西貝流士音樂學院民謠系(Department of Folk Music),深入了解其學習資源與教學方式。稍後,臺師大民音所樂團在考斯提能民謠音樂節進行了5場專場演出,包括2場「傳統場」與3場「新編場」曲目,前者呈現臺灣南管與江南絲竹作品,後者則演出臺灣閩南、客家、原住民民謠改編的國樂絲竹作品。各場演出中,民音所同學也演出他們於上學期所學到的芬蘭民謠,表現獲得在場觀眾的熱烈迴響。專場演出之餘,師生也於音樂節的「活傳統」工作坊中,介紹臺灣的傳統樂器與演奏方式。
此外,許馨文副教授於音樂節期間的「考斯提能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Kaustinen ICH Academy)以「民謠教育作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介紹臺師大音樂系與民音所幾十年來推動傳統音樂研究、教育與保存的努力,以及本年度與芬蘭民謠中心合作的內容與施行過程。
此行不僅拓展民音所師生的國際視野,也強化臺師大與芬蘭音樂家與教育工作者的實質交流。今年12月,芬蘭民謠中心附屬樂團達拉利的4位音樂家將來到臺師大,以密集課程形式帶領修習「世界音樂(二)」的同學深入芬蘭民謠的世界。屆時音樂家將與民音所學生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共同演出,臺師大則將主辦達拉利於12月6日至12日於臺北、新竹、臺南等地的巡演。詳細演出資訊請留意本校民音所網頁與粉專公告。(資料來源:民音所 / 編輯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