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386人
圖 新聞投稿
2024-06-18
國際藝術交流展呈現多元創意 音樂系趙菁文教授分享《來自遙遠的訊息》創作歷程
圖
國家太空中心朱崇惠副主任。
圖
臺師大學音樂學系趙菁文教授。
圖
太空中心投影資訊。
圖
太空中心投影資訊。
圖
管絃樂曲投影資訊。

國家實驗研究院於5月10日至8月10日舉行《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國際藝術交流展,除了展出來自世界各國家的藝文展覽外,也舉辦八場結合論壇、放映會等相關活動。其中6月9日舉行第二場播放管絃樂曲《來自遙遠的訊息》音樂會選粹,並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趙菁文教授,與國家太空中心朱崇惠副主任為紀錄樂曲創作過程的短片《獻給遠行的孩子》進行演前導聆與演後座談。

「當你可以在這個世界,但你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時候,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一首曲子就是有關於這顆衛星的旅行。」《來自遙遠的訊息》為2020年為了祝福即將發射遠行的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由國家太空中心委託趙菁文教授所製作。

福衛七號共有六顆,接替當時已經服役14年的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觀測大氣資料,供科學研究與氣象預報使用。福衛七號的觀測資料,對全球氣象預報的準確程度有極大幫助,提升我國在氣象觀測領域的國際地位與重要性。

在樂曲中,趙菁文教授運用眾多音樂技術,展現藝術家對於衛星在太空中的想像,讓聽眾產生共感。例如在其中一段樂曲中融合世界各地的歌謠,展現衛星在太空中快速繞行地球的感受,或是利用無限上升的技巧,比喻火箭的發射。

趙菁文分享,音樂是個很抽象的藝術,因此需要用比較直白的方式讓觀眾共感,用擬人化手法,想像衛星就是一個孩子,成長以後要遇到很多事情,周遊列國、和其他衛星的聊天甚至談戀愛等等。在創作初期,也有藝術家討論衛星在太空中的想像,尋求大家的建議。

「遠行的孩子」來自朱崇惠對衛星發射的描述,在籌備多年以後的發射就如同母親懷胎十月。他也分享,很多偉大的事情需要不統領域的碰撞才可以產生,太空科技的發展很多來自小說、影視的啟發,藝術家馬行空的想像力所想像的方式,可以為科學家提供想法,並化為現實 。

《來自遙遠的訊息》音樂會收到許多回饋,透過想像自己是一顆衛星,描述一顆衛星離開實驗室到太空之後的旅程,不同樂器的都是星、行星或衛星,以「聲音」來對話,展現了衛星在太空中的奇妙冒險和所見所聞。這樣的創作手法不僅豐富觀眾的聆聽體驗,更深化了人們對於太空探索的理解與共鳴,讓音樂與科技在演出中完美結合。(撰稿:國文116廖維新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