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今年(2024)2月以作品「自然,映像(Harmony of Nature - The Luxurious Contrast of Wood)」獲得美國建築大師獎(The Architecture Master Prize)優勝,臺師大設計系碩士生趙昱再奪下iF設計獎(iF Design Award)優勝,5月赴德國柏林領獎。將自然元素融入室內環境,透過室內設計展現對自然的崇敬,打造兼具美學與功能性的室內空間,作品備受國際肯定。
深受比利時設計師Axel Vervoordt影響,趙昱認為,「家」的設計要回歸自然,因此「自然,映像」主要由木材及大理石兩種材料構成。儘管只有兩種材料,作品設計卻不單調,「木頭有分成橡木、柚木、杉木……好幾種不同的木材;石材也是,甚至可以根據預算使用不同的替代方案。」在這個作品中,人字型的木地板及木皮天花板希望打造出置身於森林的感覺,帶給居住者溫暖及舒適感;灰色大理石牆面則是模仿岩石,營造出現代感;亮白的系統櫃則增加室內的明亮度,呼應大自然中的雲朵。
「我從小就受到媽媽的影響,漸漸喜歡上這個行業。」趙昱分享,他的媽媽是室內設計師,為了尋找靈感,經常參觀各式各樣的展覽,耳濡目染之下,讓趙昱也走向室內設計的道路。此外,做為臺韓混血兒,趙昱在跨文化的環境下長大,也影響到他對室內設計的認識,「我每年都會去首爾逛逛,那裡有很多知名設計師的作品,也運用臺灣比較少使用的材料。」被譽為亞洲設計之都,趙昱發現,首爾的室內設計作品包含不少的凹凸造型,是臺灣少見的。
趙昱目前經營一間室內設計公司,除了豪宅設計,他與夥伴也經常接手老屋改造,談到如何在設計中平衡預算與創意,他認為,預算高的項目確實有更多的自由可以發揮,如果碰到預算有限的案件,「我們會選擇價格較低但品質不錯的替代材質,例如用壁紙模仿石頭紋理。」
「環保、永續的概念在室內設計裡也是一個趨勢。」趙昱說道,除了大眾比較熟悉的「綠建築」,新冠疫情後,有更多的業主更看重空氣品質,讓室內設計師也面對全新的挑戰。此外,AI時代的來臨,更改變室內設計的運作方式,「AI的系統可以幫助業主更快了解自己喜歡的風格,推進雙方的討論深度。」趙昱也期待,未來AI可以幫助設計師做出更逼真的3D圖像,除了減少設計工作的時間,還能讓設計師與業主的溝通更順利。
趙昱說,每到一個新的環境,他都會特別留意建築的細節,特別是這次到歐洲參加iF設計獎頒獎典禮,他在慕尼黑的皇宮看到大量的巴洛克式風格,也在BMW博物館感受到流動式的建築空間,激起他更多的靈感。趙昱在旅程中蒐集素材,轉化成活潑的想法,並嘗試將它化為現實,「業主有百百種,每個人喜歡的風格都不一樣,我還是要多多學習。」(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5馮毓芳/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