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6月5日舉行102週年校慶大會,獲吳正己校長頒發「112學年度社會實踐獎」的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胡廷岳做為藥師,在全臺進行公益衛教演講,對長輩宣導正確的用藥,已經超過200場;運動競技學系學生簡奇陞則是國家女足代表隊國手, 創辦「花生體適能」以專業帶領學童運動,甚至到育幼院教學,讓弱勢孩子也有參與機會,也為他們帶來信心;生命科學系7位學生組成的「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透過走上街頭、辦理遊行為動物發聲。
臺師大成立的「社會實踐獎」,主要獎勵在學期間對在地關懷、國際志工、長期照護、產業鏈結、永續環境、食品安全等有具體表現的學生,希望藉此鼓勵學生關懷社會、發揮利他精神,培養社會參與及思辯能力,對學校及社會有具體貢獻。
超高齡社會將至,照護議題躍入大眾視野,付出三、四年時間,服務超過13個縣市偏鄉地區,胡廷岳透過環島公益演講,向民眾傳授健康知識,宣導過度使用藥物可能帶來的風險,目前已成功衛教超過3萬人,為社會帶來積極的健康影響。
2020年開啟他環島公益演講之路的人是父母。因父母罹患慢性病,身為藥師的他對父母做衛教,卻屢屢失敗,幾年後母親的糖尿病逐漸失控,他決定改變作法,從對母親宣講,改為了解母親的困難,並協助她解決,沒想到母親不僅接受,且糖尿病可不用吃藥而獲得控制,這件事讓他非常振奮。
胡廷岳坦言,是師大打開了自身那扇窗,成為「懂教育的醫療人員」,搭起老師、照顧者與醫療人員之間的橋。活用學習科學、醫衛知識的胡廷岳,也經營部落格,將複雜用藥方式簡化表達,胡廷岳笑著表示:「我們找一個,可以繼續吃便當,又能把糖尿病控制好的方法。」
有感於教育資源不均,簡奇陞創辦「花生體適能」,提供弱勢兒童免費足球課程及器材,不僅教授運動的技巧,也幫助他們建立自信與團隊合作精神,努力為社會帶來了希望。
簡奇陞回憶,畢業拿到伯樂大學堂時寫給自己的信,信中提到大學四年能認識來自不同背景和系所的人,練習從更多角度看待事物,探索可能性。
她未來將朝向舉辦「公益足球邀請賽」的目標邁進,也期許未來師大小大師營隊能增設足球課程,不只讓附近居民有更多運動的選項,也讓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學生有更多教學機會。
回應環境正義與永續議題,由生命科學系吳奕達、林岱芳、洪巧蓁、邱啟誠、傅宇軒、黃柏維及宋冠萱同學組成的「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則堅信每一種生物都應該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尊嚴,透過走上街頭、辦理遊行,為動物發聲,呼籲社會各界關注野生動物和伴侶動物的權益,讓他們都能夠適得其所。。
邱啟誠、吳奕達受訪表示,行動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學術知識的支持,感謝系上老師協助釐清觀念,讓團隊能延伸校內所學,投入社會溝通和教育行動。
三組獲獎同學也皆給予學弟妹建議,吳奕達提到,環境行動需要透過各屆的接力,一步一步凝聚共識。胡廷岳認為,下一個時代是AI世代,更有人情味,說服人、取得信任的邏輯與思維很重要。簡奇陞則強調,不要想著要踏出舒適圈,而是把自己的舒適圈越闖越大。今年度獲獎者皆以實際行動進行社會對話、喚起大眾意識、共思未來的永續生活方程式。(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6梁朝勛/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