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5月2日舉行原住民族族服日活動,由師大原住民研究社主辦,以《每當臺北落雨時,____》為主題,希望臺北市的族人能藉由穿上族服,搭建起回憶家鄉的橋樑,讓文化傳承與推廣得以在城市中綻放。
原住民族族服日不僅限於原住民族,也歡迎漢人、客家人等不同族群,穿上自己的傳統服裝一同參與,族服日也邀請世新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學校的原住民族族人,一同穿上族服共襄盛舉,讓大家看到多元服裝和文化。
延續五年的原住民族族服日,今年以《每當臺北落雨時,____》為主題,傳達族人在城市中遇到不公事件的發生,還是會勇敢團結,並期待雨後天晴的到來的精神。總籌社教系115劉鄧如苹表示,希望透過本次活動,邀請大家穿上族服,展現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雖然平常不會穿著族服,但家鄉的文化一直存在,也讓更多人看見族服文化的傳承。
族服日晚會活動包含喊話時間、五組表演《Uka tangia tu uvaz》、《MEI Girls(Feat.CR) 》、《vuvu做的cinavu》、《CR》、《Biung》以及大會舞。由趙至媛toway a Sayta’ tawtawazay和郭卉妘 Yayut•Kenu共同擔任晚會主持人。討論到族服的創新設計對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與創新如何取捨時,Atu•Labi表示,當傳統文化面臨改變和創新時,不忘記文化的根本,並且重視傳統文化精神就是平衡傳統與創新之間的方法。
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Ipay專任助理也來到現場,鼓勵學生勇敢做自己,將家鄉的文化帶入生活中。張歆儒Pisuy分享,部落文化是生活中的一部份,除了在假期會回家鄉幫忙工作、種植水蜜桃之外,來到城市後,部落文化也成為生活中的支持和力量。
表演《Uka tangia tu uvaz》由原研115屆演出,Uka tangia tu uvaz為布農族語,意思是沒有耳朵的孩子,布農族人常用此句來罵不聽話的孩子。表演者藉由表演傳達他們不循規蹈矩的態度,並期望自己能夠勇敢走出一條路。晚會的尾聲舉行大會舞,眾人圍繞師大校門口前的水平方隨著音樂圍舞,音樂包含多個族群的歌謠,泰雅族的《泰雅歡慶歌》、阿美族的《Tafalong太巴塱之歌》。(撰文:校園記者東亞 115 何品儀/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