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911人
圖 新聞投稿
2024-04-22
姜麗華教授導覽 《一拍即影》國際名家大展 探索攝影創作多樣性
圖
臺師大美術館於4月20日邀請臺師大美術系姜麗華教授為《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導覽。
圖
美術館籌備處白適銘主任(左)為導覽活動開場致詞。
圖
在導覽過程中,姜教授針對展區內230多件作品,從創作理念與手法進行深入解說。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臺師大美術館於4月20日邀請姜麗華教授為《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導覽,從攝影術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出發,帶領近百位參觀展覽者賞析展中豐富的作品內容、媒材與技巧,一起探索攝影的各種可能。

姜麗華教授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第一大學造形藝術博士,目前是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暨臺師大美術系兼任教授,研究領域為攝影史、影像理論、視覺文化研究、臺灣當代影像藝術史等。姜教授從攝影史講起,帶領現場觀眾一起進入「構築」、「觀察」、「表現」、「陳設」、「劇場」、「探問」、「印象」、「沈思」八大主題的拍立得作品中。

本次參與民眾人數眾多,其中不乏有藝術家、親子家庭、EMBA學生、校友等共同參與,在進入展區前,姜教授為民眾補充攝影史背景,從1827年尼爾普斯在窗台成功留下第一張照片開始,到1839年時攝影專利被放棄,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這項技術,到拍立得的技術被發明與使用創作。

姜教授表示,「拍立得」是臺灣的稱呼,主要是以「馬上拍、馬上得到影像」的功能來命名,在國外則是以拍立得的創始公司「寶麗來」稱呼。拍立得的誕生也與孩子有關,寶麗來的合夥人蘭德,因受到孩子提問的啟發,花費三年時間研究出不用等待、一拍即影的拍立得,在日後也推動藝術家支持計畫,提供藝術家拍立得去創作作品,直至今日攝影家與藝術家們仍然在使用拍立得進行創作。

在導覽過程中,姜教授針對展區內230多件作品,從創作理念與手法進行深入解說,展區作品呈現的手法中有撕拉、拼貼、後製上色、底品重新轉印在水彩紙上等,表現出不同形式的拍立得作品,導覽進行時,不時有民眾提出對作品創作手法的疑問,與姜教授共同探究學習,深挖藝術創作奧秘。

展區展示不同表現型態的作品,姜教授說明展場中最溫暖、令人感動的作品是〈陳設〉展區的安德烈.柯特茲〈1979年8月13日〉,該作品是作者為了弔念亡妻,將亡妻的遺物陳設後,以拍立得記錄下來;在〈表現〉展區中,威廉.韋格曼〈盾〉以狗為創作人物,將狗刻畫的神似人類的逗趣作品;〈沈思〉展區中,篠原邦博運用負底片,將實物運用燈光照射,後用噴墨列印處理,創作出〈宇宙〉系列作品,在黑色的底片中,藍色的螢光蝴蝶,在光影的重疊,有種置身於宇宙的奇幻。

參加導覽的校友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表現〉展區阿諾.拉斐爾.明基寧的〈親吻天使,福斯特池塘〉與〈阿爾韋圖拉,芬蘭海門林納〉,以黑白灰呈現手影在水中的樣子,無論是有水或無水的環境中,手影與空間產生的互動讓她感到很有趣。她也表示在瀏覽作品時,將媒材在重新建構的感覺,譬如拍立得可以用搓揉的方式創作,打破原本的框架的概念,成為她日後創作的養分。

為響應《一拍即影:拍立得國際名家攝影大展》,師大美術館舉行『展覽打卡活動』,在展覽期間,凡是與展覽作品合照,並在師大美術館FB留言與上傳照片,有機會抽到其中2台拍立得相機。

師大美術館籌備處白適銘主任也邀請大家,持續追蹤師大美術館的展覽活動消息,也推薦親子家庭在4月27日一起參加「《一拍即影》親子共創:拍立得廢片工作坊」,由來自日本講師佐山愛(Ai Sayama)運用拍壞的底片進行創作,兼顧環保與永續,將廢棄的底片重新創作為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撰稿: 校園記者幼家科學113沈佩儀/編輯:張適 /核稿:胡世澤)

展覽資訊

展期自3月9日至6月7日止,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六上午10:00至下午17:00,週日、週一、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休館。

有關更多師大美術館消息請追蹤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NUArtMuseum)

圖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