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196人
圖 新聞投稿
2024-02-21
影音》【專題報導】師大學生探索多元領域 社團活動豐富青春生活
圖
國標舞社。
圖
WUG沃格語言學研究社。
圖
師大學生開發者社群社。
圖
山地服務社。
圖
圖
圖
圖
圖

下課鐘聲在傍晚的師大校園響徹,標誌著一天的結束,學子們褪去一天的疲憊,迎接夜晚的靜謐。然而,這片校園的活力卻在夜色中悄然昇華。嘈雜的教室、人聲鼎沸的地下室,乃至遠方偌大的公館校區,正等待著那些熱血青春的師大人,來場狂歡、盛大或腦力激盪的社團活動。

根據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指導組統計,師大日前擁有近200個社團,今年更增加10個新社團,《師大新聞》採訪四個不同領域的社團,分別為國標舞社、沃格語言學研究社、學生開發者社群社與山地服務社,一同感受「一日社團人,終身社團人」的熱血精神。

感官融合饗宴 國標舞社「舞」出全新樣貌

穿著拉丁舞鞋,跟隨音樂節拍舞動,手臂在空中畫出優美曲線,以輕盈的步伐展現出優雅的舞姿,這是「國標舞社」的練習日常。國標舞,全名為國際標準舞,可分成摩登舞與拉丁舞。國標舞社社長楊詠晴表示,社團主攻拉丁舞,每學期會開設不同舞種,包含恰恰、桑巴、鬥牛、捷舞與倫巴舞,負責教授捷舞的賴彥甄老師形容拉丁舞是「拍子最快、跳起來也最累的舞蹈」。

國標舞社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甚至也有外籍生特別來參與,社長楊詠晴滿懷興奮地說:「我們社團主要是希望大家開心跳舞!」即便是新手,也能從基礎學起。負責教授倫巴舞的Jack認為,學好國標舞的精髓在於做好基本功,雙手與雙腳都要使用到,「跳舞就是手舞足蹈,你手跟腳都要使用到。」

探索語言之美 沃格語言學研究社翻轉語言學魅力

為了給對語言學有興趣的人互相交流,新成立的「沃格語言學研究社」期望帶領大家領略語言學的魅力,提到成立社團初衷,沃格語言學研究社社長楊沅霖表示,成立社團的動機來自語言學是較為冷門的領域,社團的組成多半來自於英語系、華語系等原先就有語言學門的科系,希望能透過成立社團讓師大人更認識語言學,進一步體驗語言學活潑有趣的一面。

其實,語言學涵蓋語音、音韻、構詞、句法、語意、語用等面向,為了讓語言學變得更貼近生活,社團邀請許多講師及教授,解開語言學龐大又神秘的面紗。「或許你也曾經以為,懂語言學的人學很多語言。」英語系陳正賢教授認為,大部分語言學家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所以更應該透過社團向外推廣語言學的多元樣貌。

從社群轉型社團 GDSC孕育開發技術搖籃

「師大學生開發者社群社」(簡稱GDSC)在Google支持下所成立,歡迎有技術沒地方發揮,想成為社群領袖卻不知從何開始的同學們加入。「一群開發者想要做到的事情,就會在這邊發生。」創辦人洪軾凱介紹,GDSC是透過學生與專業開發人員聯繫,促進對Google開發技術的學習和應用,並為學生提供與技術專家互動和學習的機會。無論是什麼科系的學生,都是GDSC歡迎的對象,地理系鄒揚恩同學笑說:「我原本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雙主修(資工),直到來了GDSC才被慫恿。」

為了維持社團運作,GDSC分成技術團隊(Technical Team)與營運團隊(Core Team),社長王心妤表示:「如果說有人脈或需求,或是想要問問題的話都找得到人,不會因為辦完活動就散了。」從社群成為社團,不單單只有社課,讀書會、專案組隊與企業參訪皆開拓外界對GDSC的想像。

孕育愛與熱情 山地服務社投身部落服務逾四十年

沿著崎嶇顛頗的山路前進,裝載著愛與熱情,從師大來到南投縣,這是臺師大山地服務隊的出隊日常。山地服務社創立至今已超過四十年,始終致力於原住民族部落服務。隊長吳佳霖指出,每年寒暑假,山服都會定期造訪南投縣仁愛鄉馬烈霸與瑞岩部落,陪伴當地小孩子、青少年與老人家,「把愛與幸福帶到我們要服務的人身上」。

提到出隊最印象深刻的事,副隊長宇真說,去年暑假曾遇上颱風,部落裡甚至停水停電。面對大自然的出其不意,山服隊員與部落居民彼此互相打氣,積累成最堅韌的革命情感,「我們山服跟部落的關係很密切、連結性很高」。

「師大山服,給你幸福!」有人說,出隊是為了成長;也有人說,出隊是為了療癒。山服創立至今已超過四十年,始終致力於原住民族部落服務,無論是帶著什麼期待來到這裡,山服與山會溫柔接住所有人。

在師大校園中,各式社團凝聚著學生的熱情。參與社團不僅豐富校園生活,更培養自信、拓展視野,學習合作和領導。社團活動促進學生交流互助,為校園增添活力。每個社團都是學生展現自我的舞台,成長的機會。期待學生繼續參與社團活動,共同打造美好校園。( 撰稿:校園記者公領113楊紫葳 / 剪輯拍攝:社教115羅卉昀、英語115彭賀琳、英語115王姿晨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