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全球華文寫作中心12月2日舉行全球華文作家論壇,邀請到多位學者與會,分別自散文、翻譯及文學傳承三方面,一同探討已故的臺師大講座教授楊牧先生的文學與翻譯成就,試圖重構其藝術心靈。
開幕演講有幸邀請到臺師大國文系校友、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顏崑陽老師擔任講者,顏老師指出,楊牧先生的文學世界由三個重要元素所構成:中、西文學及鄉土意識,如漫談隨筆《疑神》超越有形的宗教,討論世間有沒有神,亦有其閱讀《高僧傳》的感悟。解讀楊牧先生詩文最好直面作品,深入體會自得於心,不應使用特定理論解讀。最後,顏老師勉勵人文學術應與時俱化,隨地共變;繼往開來是一個傑出文學家應當具備的精神,亦是楊牧先生文學成就中的可貴之處。
首場散文組以郝譽翔老師為始,從《奇萊後書》討論楊牧先生對於抒情傳統的審思與再造。楊牧先生帶學生讀彌爾頓,看前人如何從宗教及政治壓力下奮起、創作,使抒情傳統有了更現實的積極意義。
石曉楓老師則以《葉珊散文集》輯二「給濟慈的信」為切入角度,向上回歸楊牧先生的創作源頭,爬梳其對西方浪漫主義的實踐,以及身為接受浪漫主義一代的繼承與發揚。
第二場翻譯組首先由傅士珍老師討論楊牧先生譯作中的隱喻轉換。以葉慈的〈亞當其懲〉(“Adam's Curse”)為例,展現楊牧先生對英、漢雙語的細緻語感,並對讀其他譯作如葉慈詩或莎士比亞《暴風雨》,以見詩人作為一個學者對「隱喻」的深刻思考及實踐。
關於楊牧先生翻譯作品的美學,梁孫傑老師則嘗試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慈悲」理解其翻譯詩作,探究詩歌轉譯時音韻如何被轉換,以音韻表達神韻,達成保留原作品神情體驗的目的。
除了翻譯濟慈、葉慈及莎士比亞,楊牧先生亦曾翻譯西班牙詩人洛爾伽的《西班牙浪人吟》,佘佳燕老師認為此譯作初心在於「以文學介入現實」,藉由翻譯洛爾伽之詩反映個人對時代現狀的感想;兩位詩人跨越文化地理界限,共抒文士追求理想社會的襟抱。
第三場文學傳承組為探討楊牧先生作品選文在高中課堂的傳遞及迴響。陳麗明老師認為語文教育重在積澱出更豐厚的人格,書信體《一首詩的完成》原題為「給青年詩人的信」,全書十八篇探討美學與人生的關係,亦為楊牧先生自剖文學心靈的歷程。帶領年輕學子閱讀此作,誠可在心靈通感間收穫深刻的智慧。
而〈水之湄〉、〈孤獨〉二首,敘寫對愛與美的追求及面對孤獨張弛有度的自處,黃月銀老師據此設計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課程,鼓勵學生進行分組創作,藉由實踐更靠近詩人抒情且濟世的文學思想。
陳昱文老師則聚焦於〈花蓮白燈塔〉一文,關注楊牧先生的白燈塔論述對花蓮高中與其文學獎的影響,以及後起創作者如何承繼白燈塔意象,形成屬於花蓮文學地景的一場對話。
整場論壇探討議題精彩深入,除了體現楊牧先生對人文學術、藝術之美善永無止息的追求,也發揚其以生命堅持的文學精神。(資料來源:全球華文寫作中心 / 編輯、核稿:胡世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