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音不只是模仿,也要帶入角色和情緒。」英語配音競賽於12月1日展開,競賽廣受首屆參賽者熱烈迴響,因此第二屆英語配音競賽開放全校大學部學生參與。經初選,40組報名中有10組成功晉級決賽,評審依流暢度與團隊默契、英語發音、聲音表現三個項目評分。活動由教務處共同教育委員會外文教育組劉宇挺主任進行開幕致詞,也向同學分享配音的關鍵技巧。同場更邀請了來自三所不同學校的專業評審,為參賽者提供專業評語與鼓勵。
共教外文組負責共同英文課程開設,以及籌辦英語相關教學活動。本次英語配音競賽為 2-3 人一組,目的透過英語配音,培養學生英語聽力及口語流暢度,並提升學生英文學習動機與成效。學生須自行挑選 3-4 分鐘英語影片及片段,在不播放原音檔及字幕之下,現場為影片台詞配音。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共教外文組也提供豐厚獎勵,包括第一、二、三名及佳作,皆可獲得獎金和獎狀,一組最高獎金達21,000元。
華語系陳岱安、華語系許庭瑜以電影《魔髮奇緣Tangled》配音片段榮獲第一名殊榮,兩位表示:「完全沒想到自己能拿下第一名,非常高興也非常感謝此競賽!」;第二名則是由曾經參加過第一屆配音競賽的日籍學生,華語系一瀨彩音、系梶野莉緒、濱西未也子,以電影《無敵破壞王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中,雲妮露遇上迪士尼公主的片段拿下;第三名為音樂系李佩花、幼教系方詩媤以電影片段《夏洛特王后:柏捷頓家族前傳Queen Charlotte A Bridgerton Story》奪得;地科系楊昀蓁、蔡永悳、傅筠琇則以電影片段《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榮獲佳作。
決賽評審分別為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鄭偉成教授、大同大學外語教育中心江妍教授及臺師大共教外文組蘇鈺恩教授。評比項目及比例為流暢度與團隊默契占40%、英語發音占40%及聲音表現20%。蘇鈺恩教授點評時提到,配音時可以模仿影片原聲的起伏、強弱,使其更生動且貼合原聲。她也強調發音、斷句清楚的重要性,雖然影片速度很快,但不能為了跟上原聲,而犧牲發音和斷句。
蘇鈺恩教授建議平常可以咬著一隻筆練習,如果咬筆依舊可以清楚發音,就可以保證配音時的咬字。蘇教授也強調,表達一致性及情緒非常重要,除了聲音本身,配音同學也要注意聲音是否跟原片保持同樣速度、有沒有帶入情緒說話,最後也肯定所有參賽同學的表現,“Believe in your performance and your character. Be proud of yourself.” (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5王姿晨/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