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揮別疫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臺灣鋼琴演奏家嚴俊傑籌辦的「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IMPF),2024年初將盛大回歸,並首度移師高雄,他攜手國內外鋼琴名家合組18人黃金陣容,推出480堂大師班、1場大師音樂會、4場明日之星音樂會、音樂講堂,嚴俊傑表示,希望奉獻一己之力,幫優秀青年鋼琴家創造更多舞臺並接軌國際,對提升臺灣鋼琴習樂環境有所助益。
嚴俊傑於2017年推出「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IMPF),由於師資陣容豪華,吸引鋼琴學子慕名而來,在亞太地區建立知名度,受疫情影響暫停3年。他說,前三年疫情期間,鋼琴藝術節並沒有以線上方式舉行,是因為他認為實體形式更為適合,疫情之後,他很高興明年藝術節又回來了。
嚴俊傑表示,他希望和年輕學子分享更多演奏藝術的視野,因此邀請世界各地頂尖音樂院的教授群開設大師班,包含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主任亞歷山大.莫圖茲凱恩(Alexandre Moutouzkine)、耶魯音樂學院教授伯里斯.史陸斯基(Boris Slutsky)、柯爾本音樂學院教授法比歐.比迪尼(Fabio Bidini)、琵琶第音樂學院教授柳雪莉(Shirley Yoo)。
其他還有造就許多大賽得主的88歲傳奇鋼琴名師約翰.佩瑞(John Perry)則是嚴俊傑求學時老師,這次也將來臺。韓國第一學府首爾大學教授朱喜晟(Hee-Sung Joo)、自學白手起家的新加坡鋼琴名家王聰瑀(Congyu Wang)以及西班牙坎皮略斯國際鋼琴大賽創辦人暨藝術總監胡安.拉戈(Juan Lago)都將來臺指導、傳承演奏經驗。
國內鋼琴名家則邀請葉綠娜、魏樂富、林雅叙、保羅.肯恩(Paul Kern)、廖皎含、廖培鈞、葉孟儒、盧易之及鍾曉青等人開設講座。
此外,嚴俊傑也將攜手8位國際名家,2月4日在衛武營音樂廳舉行「大師雲集音樂會」,上半場展露拉威爾與戈登夫斯基超技及世紀交疊之美,下半場則以澎湃的史特拉汶斯基火鳥及拉赫曼尼諾夫雙鋼琴組曲濃烈冷冽的熱情席捲而來,透過一系列經典曲目,展現深厚的指尖功力,音樂會11月20日正式啟售。
嚴俊傑表示,2024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重點在於培育演奏家,將同時舉行「明日之星音樂會暨選拔賽」,獲評選第一名者,不僅將於2024年8月獲得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一首鋼琴協奏曲的難得機會,同時還將獲邀在馬來西亞UCSI大學舉行獨奏會。
邁入第5屆的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首次移師高雄,明年1月26日至2月5日在中山大學登場,安排豐富課程活動,希望臺灣音樂學子不用出國,就可遇見真正的名師,即日起至12月15日受理青年鋼琴家報名,預計錄取80位正式生。
正式生皆有機會獲得新加坡鋼琴島音樂節(Piano Island Festival)和鋼琴協奏曲音樂節(Piano Concerto Festival)的部分獎學金及預選豁免權。此外,藝術節期間也開放預約全程旁聽,有興趣者可近距離汲取國內外大師們豐富知識與藝術涵養。2025年也將舉辦第2屆「國際大師鋼琴大賽」,為明日之星開啟國際舞台。
已經舉辦四屆的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嚴俊傑認為確實有發揮效果,像是2015年臺灣只有兩位參加國際蕭邦大賽,而且都沒有擠進第一輪,但2021年蕭邦大賽,有九位臺灣學子進到第一輪或第二輪,當中有幾位學子都參加過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
嚴俊傑表示,疫情之後,他發覺到臺灣的年輕學子學琴似乎更為功利,同時也誤認彈越快、彈越大聲就代表越好,很多音樂教育也讓人感覺揠苗助長,也因此儘管舉辦藝術節很辛苦,嚴俊傑還是覺得自己有社會責任,「我希望這些國際級大師來臺講課、示範,可以讓臺灣的音樂學子學音樂有正確的榜樣,美學跟美感也能更靠近。」。(資料來源:中時、央廣、中央社 /編輯、核稿:胡世澤)
國際大師鋼琴藝術節網站:https://www.taiwanpianofestiv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