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青銀共學、社區共好的理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執行之社區高齡者服務人才培力學分學程(簡稱「高齡學程」),自十月起推動為期四週的青銀共學課程,邀請大學生、社區高齡者以及非營利組織、相關產業、合作夥伴學校,針對相關主題討論及倡議,除了能夠充實專業知能及素養外,互動過程中更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讓不同世代的參與者能夠共同理解。
全人教育中心管理師,亦為高齡學程授課教師蔡昕璋表示,自暑假以來全人教育中心已經開設多門青銀共學服務學習方案,除了獲得教育創新100肯定的「青銀共學創齡方案—微型音樂劇」以外,還包括「高齡友善社區綠活圖」、「社區高齡街友服務」(與人安基金會合作)、「社區長健教學數位教育方案」、「老幼線上繪本共讀」(與展臂閱讀協會以及臺北醫學大學合作)以及「青銀動畫小舞臺」(與鈺昇動畫公司合作),不論師生及社區高齡者皆有許多收穫。因此暑假在規劃「社區高齡者健康服務實務」課程時,亦希望將青銀共學的概念融入至高齡學程的課程中,除了將專業資源與社區高齡者共享外,亦盼望高齡者能夠發揮「真人圖書館」的角色,分享個人實際經驗,讓課程教學與方案設計更加貼近高齡者生活樣態。
鑑於科技網路世代中,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日漸疏離,首場活動與揚生慈善基金會合作,舉辦「『青銀有你更加美好』—雙向溝通行不行」講座。授課講師李佳霖帶領許多小遊戲互動,在「聽」與「說」的過程中,讓青銀之間有彼此對話的機會,也瞭解對於語言的感受有什麼樣的不同想法。
第二場活動邀請川立開發實業有限公司創新行銷組王詩詠組長以及設計主任、品牌設計師團隊,分享品牌理念以及高齡輔具產品的設計理念,營造高齡族群貼心的生活環境。其Famica品牌多項輔具榮獲德國紅點設計獎,講座過程更邀請高齡者及大學生體驗輔具、分享回饋,瞭解高齡者實際生活需求。
第三場活動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邱惠鈴教授,分享「高齡及失智照護因應技巧」,內容包含失智症及認知功能障礙警訊、失智症病程可能會有的行為症狀、臺灣目前推動失智症照護模式及現況,以及失智症溝通及照護技巧,幽默風趣的演說,帶給在場高齡者及大學生對於失智症的正確認知。
第四場活動邀請愛迪樂治療所施昱廷職能治療師,分享銀髮教案設計之技巧。有別於許多高齡者活動的帶領者,需要攜帶大量的教案及輔具,施老師僅透過一張A4紙,便設計出可以執行兩個小時以上的高齡健康促進活動,令參與者大開眼界。
參與活動的許大姐說:「很開心和這些大學生們一起互動,不只動口也動腦,在活動過程中看到這麼多年輕人陪伴自己,也覺得自己變年輕了,重新回到大學的時光。」黃大姐則表示:「臺師大安排的課程十分專業,自己很享受上課的過程,不管再遠都會想要來上課!」
高齡學程的曾同學表示:「活動過程能從大哥大姊身上看到自己家裡長輩的樣子,發現課程中,大哥大姊們都很珍惜也喜歡來學校上課的經驗,這樣的活力在不知不覺中也鼓舞了我們,對課程以更多好奇。」陳同學說:「青銀共學課程能夠讓自己跨出同溫層,去聽、去看、去試著想像與理解長輩們所感受的事物與生活,雖然年輕人與大哥大姊們思考的重點經常不在同個頻率上,但很有趣的是不會因此感到困擾,反而更讓自己放慢腳步去試著聆聽不同聲音。」
高齡學程授課教師吳振邦認為,「青銀共學」是因應超高齡社會必然的趨勢,也是推動高齡學程務實的作法。蔡昕璋管理師指出,透過「青銀共學」促進社會共融,能夠提升整體現代公民素養。自本學期起,全人教育中心已開設讓同學自主提案的初階服務學習課程,亦即由學生提出服務方案進行社會實踐。未來也十分歡迎有興趣的同學組隊提案,在社區場域實踐更多具有創意巧思的青銀共學方案,盼望能夠為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注入更多年輕的生命力。(資料來源:全人教育中心/編輯:胡世澤/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