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250人
圖 新聞投稿
2023-10-24
台文系舉辦台灣兒童文學講座 作家張友漁分享創作歷程
圖
台文系林淑慧教授於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引言
圖
台灣兒童文學講座作家張友漁創作經驗分享
圖
學生現場實作成果發表
圖
學生現場實作成果發表
圖
合照
圖
講座會後合影

研究顯示閱讀是提昇國力的方法,各國以多種方式推動。台灣如何積極發揮閱讀影響力?台灣語文學系邀請作家張友漁,10月份蒞臨臺師大總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教育大樓國際會議室及金牌講堂,分享榮獲五座金鼎獎、優良劇本及小說獎的創作歷程。

欣逢台灣語文學系二十周年慶,此活動得助於圖書館同仁的鼎力協助,以及台灣文學學會、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的支持。引言人台灣語文學系林淑慧教授分享舉辦台灣兒童文學系列講座的因緣,曾於國外訪問研究期間擔任國際志工,體驗大學與民間基金會熱心投入閱讀推廣活動,藉以關懷貧窮、無家可歸、寄養、虐待、未婚懷孕等生活困境,或為司法案件纏身青少年的閱讀教育。

她從推薦主題圖書、歸類、裝箱及註明郵寄處,與大學生及研究生志工齊力將兒童少年圖書及教學手冊,分送給學生、老師、社工與弱勢家庭。又觀摩許多圖書館志工為小朋友朗讀,以激發想像力、注意力並培養表達能力,從學童與志工的回饋感受長期合作的質性成果,故興起辦理互動式講座的動機。

張友漁老師分享30年的創作歷程,以及重讀瑞典國寶級兒童文學作家阿絲特麗‧林格倫《強盜的女兒》30遍的經驗。以《阿國在蘇花公路上騎單車》、《我的爸爸是流氓》、《砲來了,金門快跑》、《再見吧!橄欖樹》、【小頭目優瑪】系列等作品為例,講述如何從生活中取材及蒐集資料的方法。剎那間的妙點子來自於敏銳觀察力的培養,以及長期的閱讀素養,提點大家每天練習捕捉故事的能力。

張友漁又以作品中的巧思問卷討論未成年少女懷孕議題,或是少年小說涉及生態環境主題,《西貢小子》則善用書信日記形式深入關心新住民的處境,更以《誰在橋上寫字》為例,從實際與導演合作的過程,詮釋戒嚴時期的故事發展成小說,再改編成劇本的秘訣。

為了於現場引導培養想像力與創意思考能力,以《天神的釣竿》繪本系列的創意寫作實務基本練習,從創造點子發展成故事或長篇小說的關鍵。不僅強調故事邏輯性以及創造力的重要性,並娓娓道來將寫作提升為生活技能,需細膩的觀察與練習的恆毅力。

藉由多元化的閱讀活動,激發好奇心與批判性思維能力,活動現場獲得來自校內外參與者熱情回饋,台灣語文學系與校內外的學生實作成果亮眼。相信未來能共同擔負推廣閱讀的文化種子,喚醒兒童及少年的自我認同,拓展對世界的理解,積極發揮閱讀影響力。(資料來源:台灣語文學系提供 / 編輯:胡世澤/ 核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